宋 蘇轼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蒌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譯文
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戲的鴨子最先察覺到初春江水的回暖。河灘上長滿了蒌蒿,蘆葦也長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時正要逆流而上,從大海回遊到江河裡來了。
注釋
惠崇(亦為慧崇):福建建陽僧,宋初九僧之一,能詩能畫。《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畫名,共兩幅,一幅是鴨戲圖,一幅是飛雁圖。錢鐘書《宋詩選注》中為“曉景”。諸多注本,有用“曉景”、有用“晚景”,此從《東坡全集》及清以前注本用“晚景”。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種。蘆芽:蘆葦的幼芽,可食用。河豚:魚的一種,學名“鲀”,肉味鮮美,但是卵巢和肝髒有劇毒。産于我國沿海和一些内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産卵。上:指逆江而上。
《惠崇春江晚景》教案
教學目标:
1.認識“融、燕”等 7 個生字;會寫“鴛、鴦”等 12 個生字。
2.聯系生活實際,利用圖文結合等方法了解“蘆芽、河豚、陰”等詞語的意思, 初知古詩大意。
3.能正确朗讀、背誦古詩并默寫《惠崇春江晚景》 。
教學重點:
能正确朗讀、背誦古詩;默寫古詩《惠崇春江晚景》 。
教學難點:
能用聯系生活實際、利用圖文結合等方法了解古詩大意。
教學過程:
一、介紹背景,導入新課。
l.惠崇是北宋著名的畫家,善于畫鵝、鴨等小動物。
2.簡介詩人蘇轼。蘇轼:字子瞻,号東坡居士。《惠崇春江晚景》這首詩就是他 為好友惠崇的這幅畫題寫的。
二、自學自讀,熟讀詩句。
出示自學要求:勾畫不理解的字、詞,借助工具書自學。
三、深入探究 ,了解詩意
1.指導學生讀出詩的韻味。提醒學生注意停頓。(闆書古詩并畫出停頓)
2. 春江晚景這幅畫描寫的是哪個季節?你能從這首詩中找到春天的足迹嗎?(桃花,鴨子戲水、蒌蒿長勢很旺、鮮嫩的蘆芽從土裡鑽出來。)
3.這幅畫一定很美,邊讀邊想象詩中的畫面。
(1)你們認識蒌蒿、蘆芽、河豚嗎?師解釋。蒌蒿:長在窪地的一種野草。蘆芽:蘆葦的嫩芽。河豚:味道鮮美但肝髒等部位有劇毒的魚。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 産卵。
(2)學生描述詩中的畫面内容。師提問:詩中哪幾句是描寫畫中的内容(前三句),那最後一句是什麼呢?(詩人 的想象)。
(3)師生共同總結古詩意思,當堂背誦。
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戲的鴨子最先察覺到初春江水的回暖。河灘上長滿了蒌蒿,蘆葦也長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時正要逆流而上,從大海回遊到江河裡來了。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展開想象,結合注釋了解詩意。】
四、 當堂小結,生談感受
讀了這首詩,你從中感受到了什麼?
【設計意圖:根據詩人抓住春天的景物,讓學生感受詩人對春天的喜愛和贊美之 情。】
闆書設計:
惠崇春江晚景
宋 蘇轼
竹外\桃花\三兩枝,
春江\水暖\鴨先知。
蒌蒿\滿地\蘆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時。
春江:初春
鴨先知:拟人
河豚(水裡):想象
喜歡文章可以點贊加關注,學習找我不迷路。
免責聲明:本文素材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本文隻作為公益學習分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