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榻根據辭典釋義是對客人來自己家住宿的敬稱,之所以叫下榻而不是上塌,是來源于一個典故。此典故出自《後漢書·陳蕃傳》,相信背過王勃大才子的《滕王閣序》的人都對首段那一句“徐孺下陳蕃之塌”并不陌生,王勃當時就是運用了這個典故來含蓄地贊美豫章之地的人傑地靈。下榻之典故具體說的是東漢時期南昌太守陳蕃愛才,地方上有一名士叫徐稚,學識淵博且清高自持,對于官府給予的職位不屑一顧,被譽為“南州高士”。
陳蕃聽聞徐稚的美名,對他的學問心向往之,于是每每請徐稚來家中交流探讨。由于二人過于投入,經常探讨至深夜,陳蕃就極力留徐稚住宿,并專門在家為他準備了一張床榻。在徐稚來訪時就将收起的床榻打下來,以示熱情周到,自此“下榻”被用來指客人居住,二人的美名也得以流傳千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