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秋分公曆時間:9月23日9點3分31秒。按農曆來講,“立秋”是秋季的開始,到“霜降”為秋季終止,“秋分”正好是從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秋分後,太陽光直射位置向南移,北半球漸趨晝短夜長,氣溫降低,在全國具有普遍意義。
中國古代一些著作将秋分分為三候: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一、古人認為雷是因為陽氣盛而發聲,秋分後陰氣開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因此,雷聲不但是暑氣的終結,也是秋寒的開始;二、由于天氣變冷,蟄居的小蟲開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細土将洞口封起來以防寒氣侵入;三、由于天氣幹燥,水汽蒸發快,所以湖泊與河流中的水量變少,一些沼澤及水窪處便處于幹涸之中。
《秋夜詩》
(南北朝)沈約
月落宵向分,紫煙郁氛氲。
曀曀螢入霧,離離鴈出雲。
巴童暗理瑟,漢女夜縫裙。
新知樂如是,久要讵相聞。
《晚晴》
(唐)杜甫
返照斜初徹,浮雲薄未歸。
江虹明遠飲,峽雨落馀飛。
凫雁終高去,熊罴覺自肥。
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
《夜喜賀蘭三見訪》
(唐)賈島
漏鐘仍夜淺,時節欲秋分。
泉聒栖松鶴,風除翳月雲。
踏苔行引興,枕石卧論文。
即此尋常靜,來多隻是君。
《依韻奉和司徒侍中庚戌秋分》
(宋)強至
金氣才分向此朝,天清林葉拟辭條。
三秋半去吟蛩逼,百感中來醞蟻消。
候早初逢旬甫浃,月圓前距望非遙。
如今晝夜均長短,占錄無勞史姓谯。
《秋分後頓凄冷有感》
(宋)陸遊
今年秋氣早,木落不待黃。
蟋蟀當在宇,遽已近我床。
況我老當逝,且複小彷徉。
豈無一樽酒,亦有書在傍。
飲酒讀古書,慨然想黃唐。
耄矣狂未除,誰能藥膏肓。
《秋分日憶用濟》
(清)紫靜儀
遇節思吾子,吟詩對夕曛。
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時分。
逆旅空彈铗,生涯隻賣文。
歸帆宜早挂,莫待雪紛紛。
《道中秋分》
(清)黃景仁
萬态深秋去不窮,客程常背伯勞東。
殘星水冷魚龍夜,獨雁天高阊阖風。
瘦馬羸童行得得,高原古木聽空空。
欲知道路看人意,五度清霜壓斷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