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爾卡是一種捷克民間舞蹈。波爾卡的英文名是polka,舞曲有急速、徐緩、媽祖卡三種類型,節奏活潑,它本來是捷克農民舞蹈,最早發展與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往日的東波西米亞,在1833年首次進入布拉格舞廳,後1840年在巴黎表演一舉成功。 什麼是波爾卡舞蹈
波爾卡在捷克語中有“半步”的意思,指的是在跳這類型舞蹈的時候一隻腳和另一隻腳之間會按照2/4的拍子交替。波爾卡舞蹈一度在歐美等地區受到熱烈的歡迎,在19世紀的時候,都能看到人們随着波爾卡舞曲舞動的身影。
盡管波爾卡應該是由捷克民間舞發展而來的,但是波西米亞的史學家卻認為它是由農家少女在星期日自娛自樂的時候發明的,總之,自波爾卡首次進入布拉格舞廳并在1840年由舞蹈教室在巴黎表演時一舉成功後,波爾卡就一下子進入了巴黎的舞廳,在青年人中發展迅速,後有又在19世界中葉傳到英美,取到了當時的鄉村舞蹈和科迪林舞蹈。
波爾卡舞的衰落
而波爾卡舞蹈的流行,在當時也帶動了其它類型的中歐舞蹈的發展,例如加洛普、媽祖卡、斯科蒂克等,不過在20世紀随着拉格泰姆、爵士舞等新型舞蹈的發展,波爾卡也逐漸衰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