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江海之會,扼南北之喉,江蘇南通東瀕黃河,南臨長江,三面環水形似半島,素有“江海門戶”之稱,特殊的地理位置奠定了它“近代第一城”的地基。《南通建築史話》序言記載,清末張謇在故裡南通實行地方自治,開城市規劃建設文明先河,到了新世紀南通“建築鐵軍”蜚聲海内外,南通被評為建築之鄉。如今,一座綠色工廠悄然落地......
南通全築工廠位于江蘇省南通市崇川區,工廠采光頂及雨棚等處均應用了英利集團旗下無錫嘉盛賦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稱“英利嘉盛”)的光伏建材,它是英利嘉盛首個高透光BIPV項目,從傳統建築過渡到綠色建築,它的落地為更多工廠進行綠色智能化低碳轉型提供了參考。
01
設計不斷創新,完美造型優勢
作為一家建築公司,在雙碳發展背景下,江蘇全築也面臨着綠色低碳轉型的問題。為體現綠色發展理念,江蘇全築決定在自己位于南通的工廠項目中引入光伏元素,提高建築清潔用能比例,降低建築能耗,實現綠色高質量發展。
考慮到工廠實際功能需求,英利嘉盛秉承建築協調、律動、通透的美學設計原則,以及主動産能優先、被動節能優化的能效設計原則,為江蘇全築提出了光伏采光頂及光伏雨棚的BIPV解決方案,既能滿足工廠采光需求,降低白天用電量,也能實現高發電性能。
作為建築設計公司,江蘇全築對于産品的美觀性和可靠性要求很高。為此,英利嘉盛為其提供了可定制化的“琉璃·瑩蘭”系列産品。電池片經過特殊工藝切割成普通電池片的1/7寬度,細小、律動的黑色電池線條猶如琴弦,賦予了建築均衡美感;疏密有緻的排布可達到40%透光率,實現了晶矽光伏建材罕見的高透光效果,兼顧美觀的同時還具有防熱斑效應,發電量更高,可完全滿足客戶需求。
為了把建築美學發揮到極緻,更加契合建築本身的流暢線條表達,英利嘉盛産品設計師将電池由橫向排布改為豎向排布,保證了電池片方向與雨棚朝向一緻,更符合建築采光頂的視覺走向,讓建築更具備張力,整體觀感更協調。
02
技術不斷更新,解決生産難題
然而這樣一款産品給生産帶來了巨大挑戰。
細小的電池片使焊接環節難度大大增加,傳統焊接機無法适配這樣的電池片;此外,超大版型使得一塊産品中有多達五六百片電池片,給層壓也帶來挑戰。
為此,英利嘉盛數字智能化生産車間通過升級設備、調整參數,解決了焊接機不匹配問題,大大降低了碎片率,提高了生産效率。在層壓環節,技術工程師經過近百次試驗,尋求壓力參數的最優解,最終實現了500片電池、片間距13mm的産品無一碎片,也開創了國内BIPV産品的生産記錄。
03
改變U型附框,特殊安裝形式
琉璃系列産品安裝形式可分為三種,隐框安裝、半隐框安裝和點式安裝,一般光伏采光頂采用隐框式安裝,但江蘇全築項目由于産品特殊,使用傳統U型附框的隐框安裝方式造型不美觀。經過讨論研究并結合現場情況,英利嘉盛采用了橫明豎隐式的安裝形式,改U型附框為U型槽,不用粘附框,減少了安裝的環節步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省了安裝時間及造價成本。
04
綠色發電自用,餘電并網售賣
“用好每一度電,實現投入産出效益最大化。”南通全築工廠項目負責人說,“按照目前的發電量來看,白天發的電能供工廠自用,産生的多餘電量還能并網售賣,既降低了生産成本,又能實現增收。”
南通全築工廠光伏建材裝機總容量43千瓦,裝機面積460平方米,預計年發電量約4.5萬度,年減碳量43.8噸,最大幅度的減少了化石能源的消耗。作為建築公司,江蘇全築也借着這一項目向綠色建造、綠色智造邁出了堅實的步伐,吹響了零碳轉型的号角。
南通全築工廠的落地,向BIPV行業證明了晶矽高透光産品的美觀性和實用性。可完全滿足建築各項功能需要,在建築碳中和的進程中,晶矽光伏建材也必将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英利嘉盛作為國内最早從事BIPV行業的公司之一,至今累計投入研發資金近10億元,共推出12代BIPV産品,累計申請專利323項,主編參編各類标準17項,拿下了行業首個綠色建材認證證書,是行業内首家獲得TUV萊茵光伏和CTC建材“雙認證”的公司。特别是在2021年,英利嘉盛成為首個發布BIPV國際标準的國内企業。在技術創新、産品叠代、項目承建、标準制定等方面形成了全面的領先優勢。未來,英利嘉盛将在BIPV行業繼續深耕,通過技術方面的不斷研發創新,提升自身品牌影響力,為更多的企業提供可定制化的光伏建材,為早日實現雙碳目标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