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吳倩語錄

吳倩語錄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7 01:48:07

孫小甯離開書店要去南方打工,吳倩找周秉昆希望肖國慶能頂了孫小甯的缺,周秉昆沒同意,吳倩絕望地向周秉昆大吼:“你這是要往死裡逼我們嗎?”

吳倩語錄(人世間看懂了吳倩的自私)1

許多人說吳倩太自私、太貪婪了,周秉昆把房子讓他們一家住,不收他們一分錢,她不知道感恩,還抱怨,還把所有的氣都撒在周秉昆身上,還逼着周秉昆給肖國慶找工作,說她是一個貪得無厭的女人。

這件事情單從表象上來看,吳倩就是那種升米恩鬥米仇的人,不僅自私,而且無情。但是如果你深挖這件事情的本質,你會發現吳倩自私的背後是老百姓生活在苦難裡,苦苦掙紮卻伸不出頭的那種悲涼和無奈。

吳倩和肖國慶,以及他們的哥們兒和姐們兒都屬于工人階層,都是靠勞動力吃飯的人。

雖然算不上大富大貴,但也是溫飽不愁,如果日子一直這樣過下去,對他們來說未嘗不是一種幸福,可是他們生活的年代是一個不平凡的年代,注定了他們的生活也不會一帆風順。

他們都出生在五六十年代,那時國家剛剛建立,百廢待興,緊接着上山下鄉,知青返城潮,改革開放。

每一件事對他們的人生都影響極大,上山下鄉時他們雖然都留在了城市,但是因為時代的原因,他們都沒有繼續上學,而是開始工作,吳倩是飯店服務員,肖國慶是木材廠工人,秉昆是醬油廠出渣工,喬春燕去修腳,總之都是靠勞動力吃飯。

吳倩語錄(人世間看懂了吳倩的自私)2

出賣勞動力他們也很知足,在他們安穩地過着自己的小日子時,知青返城潮沖擊着城市的就業,大量的知青返回城市,無論是住房環境,還是就業機會,對他們都是一種威脅。

肖國慶的姐姐和姐夫返城後沒有地方住,隻好和父母擠在一起,肖國慶和吳倩隻能出來租房子住,因為比起沒有工作的姐姐和姐夫,他們的日子還好過一點,從這一點上來說,他們是大度的,是善解人意的,這或許就是經濟基礎決定人生态度。

肖國慶和吳倩出來租房子住後,日子就過得緊巴巴的。

日子不好過,最容易産生怨氣,怨氣積累到一定程度必須發洩出來,要不然會把人憋死。當他們在喬春燕家聚會時,吳倩巴拉巴拉一通說,一通抱怨,被喬春燕嘲諷為祥林嫂。

吳倩語錄(人世間看懂了吳倩的自私)3

我們很多人隻看到吳倩抱怨的惹人煩,忽視了她生活的無奈,她是靠通過和朋友們抱怨一下來排解自己。她其實和現實中的我們很多人一樣,油價上漲一兩毛,網上就一片罵聲,房價高了,網上一片罵聲,罵來罵去也解決不了問題,油價該漲還漲,房價該高還高, 罵一罵隻是緩解一下自己的情緒,然後該幹嘛還幹嘛。

吳倩的抱怨也沒有解決她的問題,無情的打擊,該來還是來,她失業了,這對他們的家庭來說簡直就是雪上加霜。

這時候中國老百姓“抱團取暖”的階級意識幫助了他們,周秉昆不但把自己的房子讓給他們住,還給吳倩找到了工作,讓她去書店上班,這絕對是雪中送炭。

吳倩對書店工作非常珍惜,她用勞動證明自己的價值,把書店的邊邊角角擦得幹幹淨淨,纖塵不染,對書店中搬書扛書的重活從來不叫苦。什麼書在什麼地方,她記得清清楚楚,顧客問什麼書在哪,她打着算盤珠子,随口就能答出來,她用自己的專業能力證明自己的價值,她不是來混閑飯的。從這一點上來說,吳倩很拎得清的,她是一個優秀的員工,她對得起周秉昆,沒有給他丢臉。

吳倩語錄(人世間看懂了吳倩的自私)4

改革開放了,所有的企業都在改制,工人下崗,買斷工齡勢在必行,這是國家政策,個人無力改變。

就像呂川說的,這是工人階級的陣痛,最能感受這個陣痛的就是肖國慶們,肖國慶下崗了

原來兩個人掙工資能夠維持一家生活,現在隻有吳倩一個人工作,勉強夠一家人吃吃喝喝,還是緊巴巴的。

原著裡描寫吳倩為了多掙一份錢去應聘公園裡的清潔工,可是沒有想到清潔工也是許多人争搶的工作,早被這個科長,那個處長們的親戚内定了,公開招聘隻不過是走個流程,吳倩沒有應聘上,傷心得大哭了一場。

看到這裡的時候特别心酸,在許多人眼中特别不屑的清潔工,在底層苦苦掙紮的吳倩們眼中卻是求之不得的好工作,他們争搶這份工作,隻是為了好好的活着。

經曆了那個特殊年代的他們,大多都是小學畢業,有的初中上了一兩年,總體上沒什麼文化知識。

高考恢複,改革開放後,大量的大學生、高中生進入社會。無論是從年齡上,還是從學曆上,他們找工作都是碾壓吳倩和肖國慶們,肖國慶們根本找不到工作。

為了生活,肖國慶去路邊找活幹,即使是這樣的零散工,也不是日日有活幹,也有點朝不保夕的意味,這樣戰戰兢兢的日子,任誰都有一種恐懼感。

他們本來就生活在不安定中,對未來有種恐慌,聽到秉昆讓他們搬家,吳倩本來繃得緊緊的弦一下子崩裂,拿在手裡的水果和罐頭都拿不住,一下子掉落地上,水果滾落四散,罐頭瓶子碎裂,湯湯水水流了一地,就像是吳倩那顆被撕碎的心四處散落,讓人看着心酸、悲傷

吳倩語錄(人世間看懂了吳倩的自私)5

對于吳倩來說,離開秉昆的家,等于是走投無路。

對未知生活的滿腔恐懼,壓得她喘不上氣來,她需要靠發洩來平複自己,她不能對秉昆發洩,也不能把氣出在丈夫肖國慶身上,兒子就成了她發洩恐懼的垃圾桶,大聲吼兒子:“你不好好學習,就像你爹你媽一樣,沒地兒住,住大馬路上去。”

他們一家确實沒地方住,隻能回到肖國慶的父母家,一家九口人擠在一張炕上,公公,婆婆,姐姐,姐夫,丈夫,兒子都擠在這張炕上。

我不知道别人是什麼感覺,我看到這裡的時候覺得無法想象,這得困難到什麼程度?這是家嗎?這都不是家,這就是睡覺的一個窩。

在貧窮面前連起碼的尊嚴都沒有了,那一刻,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吳倩。後來她去找周秉昆,希望讓肖國慶頂了孫小甯的缺,被拒絕後,她大聲嘶吼:“你這是要往死裡逼我們嗎?”,我對她不再讨厭,也不厭煩,隻覺得可憐。

吳倩的自私,不是她本來就是那樣,她也曾是一個可愛的、善良的女人,善解人意的女人,可是生活生生的把她壓成了一個讓人憎惡的女人,這有時代的原因,有社會的原因,也有她本身自身的原因。

吳倩的自私,隻是當時社會中的一個縮影,光字片中沒有一家好過的,趕超一家同樣沒地方住,借住在鄭娟的房子裡,喬春燕家看似過得不錯,其實也是一地雞毛,秉昆有一個教授姐姐和一個當官的哥哥,照樣住在光字片那個髒亂差的地方。

時代要變,國家要改革,必然要有一群利益既得者,就像呂川、向陽他們考上了大學,日子一天天好起來。同樣也要有一群利益受損者,吳倩、國慶、趕超們就是這一群利益受損者,在國家經濟統籌的年代裡,他們改變不了自己的命運,隻能在時代的動蕩下沉沉浮浮。

吳倩的自私和憤怒,隻是他們表達怨氣的一種方式,恰恰是這種方式讓我們看到了當時的社會百态,人間凄涼,這或許是作者讓吳倩自私的真正用意。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