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唐詩100首李賀

唐詩100首李賀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2 02:42:25

唐詩100首李賀(唐代李賀牡丹種曲古詩欣賞及解析)1

創作背景:

唐貞元、元和之際,京都貴族賞玩牡丹成風,為此揮霍大量金錢。唐李肇《國史補》載:“京城貴遊尚牡丹三十餘年矣。每歲暮,車馬若狂,以不耽樂為恥。執金吾鋪官圍外寺觀,種以求利,一本有值數萬者。”詩人李賀寫下這首詩對此事進行了嘲諷。

李賀簡介:

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後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後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聖”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著有《昌谷集》。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隐稱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後,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李賀長期的抑郁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

牡丹種曲注釋:

蓮枝未長秦蘅(héng )老,走馬馱金斸(zhú)春草。

當蓮花枝幹還未長出,秦蘅已經衰老,人們趕着馬,馱着金子,去買牡丹花苗。

蓮:指水中荷花。秦蘅:香草名。秦為香草,蘅為杜衡。一說,秦為木名。走馬:騎馬馳逐。走:跑。斸:挖掘,砍。春草:指牡丹。

水灌香泥卻月盤,一夜綠房迎白曉。

把它栽在半月形的花盆裡,培上香泥,澆上水,一夜間,綠色花苞欲放,迎着拂曉。

香泥:芳香的泥土。卻月盆:半月形的花盆。綠房:指含苞的花蕾。花未開時,花苞為綠色,故稱。迎白曉:迎着黎明開放。白曉,指天剛亮的時候。

美人醉語園中煙,晚華已散蝶又闌(lán)。

美人們說話帶着醉意,花園中輕煙缭繞,傍晚花瓣兒已經披散,蝴蝶也漸漸稀少。

美人:指貴族男女。醉語:醉後的胡言。散:花開之後,花瓣松散。闌:稀少。

梁王老去羅衣在,拂(fú)袖風吹蜀國弦。

老一代貴族漸漸逝去,但他們的後輩仍穿着羅衣,賞花玩樂合着《蜀國弦》的曲調。

梁王:指漢文帝的兒子梁孝王劉武,這裡借指上文中“走馬馱金”的老一代貴族。羅衣:原指輕軟絲織品制成的衣服。此指牡丹的花葉。拂袖:掠過衣袖;舒展衣袖。蜀國弦:樂府相和歌辭名。又名《四弦曲》《蜀國四弦》。

歸霞帔(pèi)拖蜀帳昏,嫣(yān)紅落粉罷承恩。

夜幕降臨,遮花的帷帳漸漸昏暗,宴席已散,粉雕玉琢的花兒也開始蔫敗萎凋。

歸霞:即晚霞,這是李賀特有的一種用詞方式。帔拖:晚霞拖曳着的長長影子。帔,古代披在肩背上的服飾。歸霞帔拖,寫殘花之景,像衣帔下垂。蜀帳:指用精美的蜀錦制成的護花帷幕。嫣紅:豔美的牡丹花。嫣,同蔫,指花凋萎。落粉:卸妝。指花朵枯萎。承恩:受到恩寵,蒙受恩澤。

檀(tán)郎謝女眠何處?樓台月明燕夜語。

公子哥兒和小姐們都到哪兒去了,樓台上月光明亮,夜空中隻有燕子叽叽叫。

檀郎:指晉朝文人潘嶽。謝女:猶謝娘。唐人慣用來泛指少女。檀郎謝女:泛指遊玩賞花的貴族青年男女。樓台:當年觀花處。

李賀的主要作品有:

馬詩二十三首·其五、雁門太守行、七夕、南園十三首·其五、李憑箜篌引、将進酒、金銅仙人辭漢歌、苦晝短、蘇小小墓、開愁歌、昆侖使者、夢天、馬詩二十三首·其一、崇義裡滞雨、大堤曲、後園鑿井歌、唐兒歌、示弟、殘絲曲、野歌、過華清宮、夜坐吟、王濬墓下作、難忘曲、馬詩二十三首·其十、銅駝悲、貴主征行樂、始為奉禮憶昌谷山居、馬詩二十三首·其十八、綠水詞等。

《牡丹種曲》由[小孩子點讀]APP - 小學家庭輔導專家,獨家原創整理并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