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嫦娥一号沒有突破第一宇宙速度嗎

嫦娥一号沒有突破第一宇宙速度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1 16:20:54

  一、

  1957年,64歲的毛主席訪問蘇聯,在莫斯科接見中國留學生時說:

  “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

  現場的留學生聽得熱血沸騰,豪情萬丈,其中有一個叫孫家棟的東北小夥子,尤為激動,恨不得馬上從蘇聯學成報效祖國。

  孫家棟這一年28歲。

  生于遼甯的他,13歲就考上了哈爾濱第一高等學校土木系,後來到哈爾濱工業大學預科學習俄語,趕上空軍招人,入了沈陽“空軍第四航校”。

  1951年,因為學俄語出身,22歲的孫家棟被選為新中國第一批公派留學人員,前往蘇聯茹科夫斯基空軍工程學院,學了飛機發動機專業。

  嫦娥一号沒有突破第一宇宙速度嗎(嫦娥一号繞月成功)(1)

  那時候,茹科夫斯基學院有一個“金字塔”規則:

  考試全部獲得5分的人,照片會被挂在學校門口顯眼位置。如果每年都能保持住,照片越來越大,位置也會一直往上挪,越往上人越少,成為“金字塔尖”的存在。

  等到畢業時,如果照片在最頂端,就會獲得一枚印有斯大林頭像的金獎章。而孫家棟在那裡學了8年,畢業時就獲得了這樣的一枚獎章。

  嫦娥一号沒有突破第一宇宙速度嗎(嫦娥一号繞月成功)(2)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學習這麼好的孫家棟,早年卻被學校退學過……

  二、

  早年,孫家棟被學校退學的理由很簡單粗暴,就因為他是“左撇子”……

  為啥左撇子會被退學?原因不詳。

  但孫家棟為了上學,隻能後天苦練,學會右手寫字,甚至還練成了左右開弓打乒乓球的“絕世武功”。

  1958年,被毛主席接見後的第二年,29歲的孫家棟從蘇聯學成回國,被分配到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從事導彈研發,擔任導彈總體設計部副主任。

  嫦娥一号沒有突破第一宇宙速度嗎(嫦娥一号繞月成功)(3)

  那時的孫家棟,很興奮擔此重任,但他學的是航空專業,對于導彈長啥樣、咋設計、咋制造,完全是兩眼一抹黑……

  彼時,蘇聯和中國正值“蜜月期”,向我國提供了第一批導彈圖紙材料,制造導彈工作随之展開。

  嫦娥一号沒有突破第一宇宙速度嗎(嫦娥一号繞月成功)(4)

  但面對這堆宛如天書一般的圖紙,除了錢學森之外,所有科研工作者都有點蒙圈。

  他們有學數學的、化學的、力學的,甚至還有學文史的、紡織的……五花八門,唯獨沒有一個是學導彈理論的。所以隻能臨時惡補一番。

  這些人中,隻有孫家棟的航空專業算是離得比較近,好歹都是天上飛的,再加上他精通俄語,所以就比别人學得更多一些、更快一些。

  這一年,蘇聯已經發射了世界第一顆人造衛星。毛主席發出“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的号召。

  孫家棟想起了之前蘇聯專家和他聊天時,無意間說出的一句話:

  “如果你們中國搞成了導彈,那麼放衛星就不難了。”

  他找來蘇聯火箭專家寫的一本俄文版《導彈概論》,其中有一段是關于火箭飛行脫離地球引力達到宇宙速度的論述,忽然,一道閃電在孫家棟腦海中掠過。

  三、

  孫家棟想:既然串聯火箭逐級飛行可以産生加速度,那麼并聯火箭與零重量的關系呢?與脫離地球引力的宇宙速度又是什麼關系?

  如果火箭達到了宇宙速度就可以飛出大氣層,那這樣不就可以放衛星了?

  嫦娥一号沒有突破第一宇宙速度嗎(嫦娥一号繞月成功)(5)

  帶着這些疑問和想法,孫家棟寫出了《對蘇聯發射衛星采用火箭的猜想》一文。

  錢學森認為這篇文章很有價值,便把孫家棟叫到辦公室,跟他讨論這個問題。

  錢學森還委婉地告訴他,把“猜想”改為“設想”比較好。因為對于搞科研的來講,“設想”要比“猜想”嚴謹得多。

  但瑕不掩瑜。錢學森發現孫家棟想法大膽,思路開闊,很有一股子創新的勇氣。

  他們一緻認為,導彈是研究衛星發展的基礎,中國已經具備了研究衛星的實力。

  正在孫家棟的事業拔錨起航之時,一支愛神之箭突然瞄準了孫家棟。

  1959年,研究院組織年輕人遊玩頤和園,孫家棟同學的妻子借機把學醫的大學同學介紹給他,并很貼心地提供了照片和地址。

  嫦娥一号沒有突破第一宇宙速度嗎(嫦娥一号繞月成功)(6)

  姑娘叫魏素萍,孫家棟隻看了一眼,就知道啥叫相見恨晚了。有時緣分就是這樣妙不可言。他立馬動手寫信,寄給這位讓他心動的美麗姑娘。

  兩人隻見了兩次面,就在這一年把結婚的人生大事給辦了。但魏素萍沒想到,婚後,丈夫居然神秘地“消失”了。

  四、

  因為研究導彈是國家機密,孫家棟必須要做好保密工作,跟父母妻兒都不能透露。

  在魏素萍眼中,丈夫就成了個謎一樣的神秘男人。

  經常出差,一去好幾月。去哪裡?在幹啥?一概不知。唯一的聯系方式,隻是一個收件地址不詳的“X号信箱”。

  1967年,十年浩劫期間,國家決定加快衛星研究速度。擔任空間技術研究院首任院長的錢學森思來想去,向聶榮臻元帥推薦了36歲的孫家棟。

  于是孫家棟擔任了衛星技術總負責人,開始領導我國第一顆衛星“東方紅一号”的研制工作。

  錢學森推薦孫家棟,其實無形中承擔了很大的政治風險。

  因為那時中蘇關系破裂、撤走援華專家的陣痛還沒過去,而孫家棟曾在蘇聯留學8年,再加上他不是“紅五類”出身……在那時很容易引火燒身。

  嫦娥一号沒有突破第一宇宙速度嗎(嫦娥一号繞月成功)(7)

  那時,衛星計劃前領導人趙九章、錢骥已受到沖擊。

  錢學森決定特事特辦,讓孫家棟去遴選衛星研究的班底成員。這項工作責任重大,如果幹不好是很危險的。

  因為那幾年,“兩派”鬥得正兇。你要從中挑選人,稍微有點不注意,就有可能成為衆矢之的,其下場可想而知。

  但衛星研究工作又迫在眉睫,孫家棟隻好心一橫,顧不了那麼多了。他不管對方“哪門哪派”,直接照着“憑本事說話”的标準去各部門挑選人才。

  最終,孫家棟挑選出了日後被稱為“航天十八勇士”的主力幹将。

  有意思的是,孫家棟選出的這十八個人,“兩派”人數占比大體一緻,大家都沒啥意見。

  當這十八人準備出發時,“兩派”人員各占一方,居然高舉彩旗敲鑼打鼓舉行歡送儀式,這在當時可是十分罕見的。

  嫦娥一号沒有突破第一宇宙速度嗎(嫦娥一号繞月成功)(8)

  領導和群衆紛紛稱贊孫家棟,這活兒幹得漂亮,開了中國造衛星的好彩頭。錢學森也高興地說,“你這個家棟,真有辦法!”

  然而,在妻子人生最緊要的關頭,孫家棟卻遺憾地缺席了。

  五、

  還是1967年,孫家棟一心撲在國家事業上,卻忽略了家中将要生産的妻子魏素萍。無奈之下,魏素萍隻得一個人叫了輛闆車,把自己送到醫院分娩。

  嫦娥一号沒有突破第一宇宙速度嗎(嫦娥一号繞月成功)(9)

  魏素萍擔心影響孫家棟工作,沒告訴他。

  連婦産科的護士都看不下去了,義憤填膺地說:“這孫主任真不像話,給生個大胖姑娘,瞪眼珠子一個星期都不回來!”

  那時的冬天遠比現在要冷得多。出院那天,是北京的12月份,呼呼刮着寒冷的北風。一位跟魏素萍很要好的護士,用闆車把她娘倆送回了家。

  而天各一方的孫家棟,很快又解決了一件讓很多人都犯難的事情。

  1969年,“東方紅一号”衛星初樣已基本完成。大家為了表達對毛主席的熱愛和崇拜,就在衛星上面鑲嵌了很多毛主席像章。

  這本身沒有錯,可增加這些像章,就會加重衛星的重量,加重運載火箭的負擔,還影響設備散熱效果……

  能看出這個問題的人很多,但大家都知道那幾年不太平,沒有一個人敢吱聲。40歲的孫家棟,也被這個問題搞得徹夜難眠。

  正在這時,周總理前來聽取工作彙報。孫家棟鼓足勇氣,向他科學地彙報了這一問題。

  總理當即指出:“不要把政治挂帥庸俗化,搞衛星一定要講科學,你們看一看,人民大會堂這麼嚴肅的地方,也沒有處處挂毛主席的像章嘛。”

  于是,孫家棟就向大家傳達了總理的講話精神,這才及時解決了這一棘手的問題。

  嫦娥一号沒有突破第一宇宙速度嗎(嫦娥一号繞月成功)(10)

  但研制衛星的實際困難,依然道阻且長。

  六、

  當時,我國工業水平很落後,就連一個插頭都很難找到滿足質量要求的……幾年後的那次衛星爆炸,歸根結底就是這個原因。

  還有,搞衛星需要建立通訊線路。

  現在有無線、光纜,可當時,全部都是用電線杆子拉的明線,從東到西,由南到北,動辄幾千裡,很難保證通訊全時暢通。

  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有困難,就克服它!

  為了搞衛星,全國進行資源整合,集中力量,安排最好的元器件廠,組織最有經驗的師傅進行攻關。

  有一次,衛星需要一個原件,孫家棟找到一家工廠的老師傅,告訴他這是國家重點任務,需要什麼尺寸和技術要求。

  一個月後,對方如期交貨,但說啥也不要錢。事情雖不大,卻讓孫家棟感動不已。

  從國家到人民個體,自上而下,大家将力量擰成一股繩。很快,在1970年,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号”發射成功。

  嫦娥一号沒有突破第一宇宙速度嗎(嫦娥一号繞月成功)(11)

  至此,新中國成為繼蘇聯、美國、法國和日本之後,世界上第五個能獨立研制和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而且,所有設備材料和部件,都是由中國自己研發生産的。

  也是這一年,國防科委推薦了錢學森等17位功臣,到天安門城樓與毛主席、周總理歡度“五一”,孫家棟因為“成分”問題,沒有享受到應得的待遇。

  多年以後,有記者問他當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孫家棟說:

  “那時候追求個人榮譽的念頭不那麼強烈,沒什麼失落感。我到前門大栅欄,給夫人搶購了一件紅毛衣,就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嫦娥一号沒有突破第一宇宙速度嗎(嫦娥一号繞月成功)(12)

  然而,當“東方紅一号”上天奏響《東方紅》樂曲時,星空之下的某個角落裡,孫家棟卻在和一些白天被批鬥、晚上偷偷搞研究的同志一起,仰望星空,如同看到自己的孩子降生一樣,百感交集。

  那時他們沒料到,接下來的打擊,将會更加令人難以接受。

  七、

  1974年,45歲的孫家棟主導研發的我國第一顆返回式遙感衛星,在升空20秒後,突然爆炸,整片沙漠瞬間化為火海。孫家棟大腦一片空白,痛哭起來。

  嫦娥一号沒有突破第一宇宙速度嗎(嫦娥一号繞月成功)(13)

  一顆衛星成本過10億,研發近10年,參與研制的人數近10萬,最後關頭失敗,作為技術總負責人,誰能受得了?

  戈壁沙漠的11月底,天寒地凍,孫家棟等人蹲在地上扒拉了整整3天3夜,扒出一塊廢棄的導線,終于從中找出了事故發生的原因:

  原來是火箭發射時劇烈震蕩,導緻控制系統内的一段銅導線斷裂,從而釀成了重大的航天事故……

  嫦娥一号沒有突破第一宇宙速度嗎(嫦娥一号繞月成功)(14)

  一根小小的銅導線,竟然影響并毀掉了整個火箭和衛星,這個教訓太深刻了!

  從那以後,孫家棟開始嚴抓質量,日後所說的“航天品質”,或許就是從這一刻開始,逐漸建立起來的質量管理體系。

  1984年,“東方紅二号”通信衛星發射成功。

  然而,正當衛星進入地球準同步軌道時,地面監測站突然發現:衛星的镉鎳電池溫度超标,如果不及時制止,衛星勢必會報廢掉……

  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孫家棟大腦高速運轉,下令“立即調整傾角5度”。但此事關涉重大,現場操作人員不敢執行。因為按照正常流程,須審批簽字才行。

  所以,操作人員臨時拿出一張白紙,寫下“孫家棟要求再調5度”,并讓他簽名。

  嫦娥一号沒有突破第一宇宙速度嗎(嫦娥一号繞月成功)(15)

  後來,孫家棟把字簽了,衛星溫度問題也解決了。

  他下命令時的手心,一直往出冒汗。但他知道,作為“大總師”,壓力再大也要做出決策,是非成敗,在此一舉。也正是因此,孫家棟榮獲了航天部一等功。

  然而誰能想到,搞科研的孫家棟,有天居然會“奉旨”成為“談判專家”。

  八、

  1985年,我國鄭重宣布,中國運載火箭将投入國際市場,對外承接發射任務。

  這一年,56歲的孫家棟榮獲兩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并升任為航天工業部副部長。

  這一年,香港亞洲衛星公司購買了美國休斯頓公司生産的通訊衛星,取名為“亞洲一号”,并準備讓中國的長征三号火箭将其送入太空。

  但要想衛星從美國運到中國,必須有美國政府發放的許可證才行。

  争取這個許可證的使命,就落在了孫家棟身上。

  這年10月,孫家棟率領代表團和美國展開了多輪談判。

  他針對美方“中國的衛星發射是在政府補貼下的市場傾銷”等不實言辭,不卑不亢、義正言辭地回擊。

  到了11月底,孫家棟注意到,很多美方代表都訂了20号的機票,打算到聖誕節時帶家人外出遊玩,根本無心戀戰,他抓住對方的“弱點”,拖住不放,終于成功簽署了協議。

  後來,“亞洲一号”衛星搭載中國的長征三号火箭發射成功。一位在場的華僑老人感慨地說:“中國的火箭能飛多高,華人在世界的頭就能擡多高。”

  嫦娥一号沒有突破第一宇宙速度嗎(嫦娥一号繞月成功)(16)

  就連在場的美國專家都忍不住歎道,“沒想到中國的運載火箭能達到這樣的水平。”

  中國近現代以來被西方超越,洋火、洋油、洋車……用的很多都是洋玩意兒。這時,我們的火箭居然能發射美國的衛星,大大地提振了中國人的自信心。

  直到這時,魏素萍才知道和自己結婚近30年的“神秘丈夫”,原來幹的是這麼大的事兒!

  此後,孫家棟等人又再接再厲,很快布下了氣勢恢宏的“天羅地網”。

  九、

  1994年,美國已發射了24顆組網工作衛星,完成了全球定位系統(GPS)高達98%的覆蓋率。一年後,俄羅斯也完成了格洛納斯系統衛星組網布局。

  這時,65歲的孫家棟坐不住了,因為沒有比他更明白其中利害的人了。

  孫家棟說:“和平時期,你可以用他們的導航系統,但如果戰争時期呢,對方給你掐掉信号,我們的飛機和導彈全都變得又聾又瞎,這還怎麼打?”

  所以,在1994年,我國就很有前瞻性地批準了“北鬥一号”立項,由孫家棟擔任北鬥工程總設計師

  孫家棟提出“戰略三步走計劃”:

  第一步,2000年建成北鬥一号系統,為中國用戶服務。

  第二步,2012年建成北鬥二号系統,為亞太地區用戶提供服務。

  第三步,2020年建成北鬥全球系統,為全球用戶提供服務。

  嫦娥一号沒有突破第一宇宙速度嗎(嫦娥一号繞月成功)(17)

  這期間,孫家棟先後當選為中科院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在獲得“兩彈一星”勳章時,他回家把勳章戴到妻子脖子上,因為妻子為他付出的實在太多了!

  “軍功章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這是孫家棟最喜歡的歌詞,也是最真實的寫照。

  2004年,75歲的孫家棟再次挂帥出征,擔任北鬥二号系統工程總設計師兼繞月探測工程總設計師

  到了他這個歲數和段位,很多人都勸他,能推就推,萬一“晚節不保”,豈不是得不償失。

  孫家棟隻回答了8個字:“國家需要,我就去做。”

  2007年,嫦娥一号繞月飛行成功,所有人都歡呼雀躍,孫家棟卻背過頭去,流下了淚水。

  嫦娥一号沒有突破第一宇宙速度嗎(嫦娥一号繞月成功)(18)

  這淚水包含了什麼?還是家中看電視直播的妻子魏素萍說得最好,她撫摸着屏幕流淚道:“老孫,這樣的一輩子,值呢!”

  2009年,80歲的孫家棟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十年後,他又被授予國家最高榮譽“共和國勳章”,入選“中國海歸70年70人”榜單。

  2021年,電視劇《功勳》熱播,佟大為飾演的“孫家棟”和孫俪飾演的“魏素萍”,藝術再現了這對賢伉俪的光榮事迹,感動了無數人。

  嫦娥一号沒有突破第一宇宙速度嗎(嫦娥一号繞月成功)(19)

  孫家棟今年93歲了,由他老人家擔任技術負責人、總師或工程總師的飛行器有34顆,在他領導下所發射的衛星,占整個中國航天飛行器的三分之一。

  嫦娥一号沒有突破第一宇宙速度嗎(嫦娥一号繞月成功)(20)

  作為我國目前碩果僅存的3位“兩彈一星”元勳之一,孫家棟先生領導了中國航天從無到有、從有到強的偉大事業,被稱為“北鬥之父”的他,功績可昭日月!

  本文作者:萬小刀,寫明星、寫八卦,有憑有據;形象正、影子斜,皆由自取,歡迎關注@萬小刀頭條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