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分割“”是人們經過長時間的經驗積累發現的一個規律。
早在2000多年前,古希臘數學家歐多克斯發現,将一條線段分割成大小兩段,如果小段與大段的長度之比恰好等于大段與全長之比,那麼這一比值約為0.618。
人們發現,大自然中所有美麗的動植物,在形體構造上都接近這一比值。比如,樹葉的葉柄與葉片的長度之比,人體的上半身與下半身的長度之比,都因符合這個比值而看起來協調而優美。
後來,德國美學家澤辛将這一比例稱為黃金分割率。圓的周長與直徑之比叫做圓周率,圓周率是一個常數,記為π。人類從公元前2世紀開始就計算它的值。
公元460年,我國南朝的數學家祖沖之計算出π值介于3.1415926和 3.1415927之間;1596年,荷蘭數學家盧道夫把 π值推算到小數點後15位,後來,他又将這一數值精确到小數點後的35位。盧道夫逝世後,人們将他計算的π值(即3.14159265358979323846264338327950288)刻到他的墓碑上以示紀念。
到了今天,雖然人們已将π的數值精确到小數點後的數億位,可以将它印成厚達百萬頁的書,但它仍然隻是一個近似值。因此,人們将π值的計算稱為科學史上的“馬拉松計算”。
人體的黃金分割點是肚臍,維納斯雕像正好符合這一比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