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注釋①〔靜夜思〕安靜的夜晚産生的思緒。
②〔疑〕好像。 ③〔舉頭〕擡頭。
明亮的月光灑在床前,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白霜。我擡起頭來,看那空中的明月,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遠方的家鄉。
背景李白的《靜夜思》創作于唐玄宗開元十四年(726年)九月十五日的揚州旅舍。在一個月明星稀的夜晚,26歲的詩人擡望天空一輪皓月,思鄉之情油然而生,寫下了這首傳誦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詩《靜夜思》。
學習古詩,重在朗讀、背誦和理解。《靜夜思》是唐代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的作品,是一首語言淺顯卻感情真摯的思鄉曲。全詩雖然隻有二十字,卻成功地刻畫了外出遊子的靜夜思鄉之情。
如霜的月光無聲地撥動着詩人的心弦,觸發了詩人對故鄉無盡的思念之情。前兩句寫“靜夜”之景,用霜比喻月光,渲染出一種夜深人靜的景象。後兩句寫“思”,詩人見景生情,由望月而想到月下的故鄉,從舉頭到低頭,觸動了思鄉的情懷。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蓮居士,是我國唐代著名的詩人。他的詩是盛唐時期的典型代表,充滿浪漫主義色彩,想象豐富而奇特,風格飄逸而豪放。他是屈原之後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現存詩歌近千首,有“詩仙”的美名。他與杜甫齊名,合稱“李杜”。
書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