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中國,有這樣一座城市,開放的禀賦格外鮮明,深入骨髓、與時俱進。放眼華南,有這樣一座城市,集開放之城、活力之城、樞紐之城于一身,是中國通往世界的“南大門”。
她是開埠兩千多年從未關閉的通商口岸,中國唯一;
她是曆經千年而不衰且永葆活力的商業城市,舉世少有;
她就是廣州!
廣州城是誕生神奇的地方,曆朝曆代,城中總有一地,在上演東方乃至世界貿易的傳奇故事。
如今 ,廣州的街頭依然是騎樓連綿、商鋪雲集,寸土寸金的鬧市街頭,形形色色的商鋪出售着各樣琳琅滿目的新奇玩意兒,水果鋪、燒鵝鋪、服裝店、藥材鋪、士多店、理發店、舊書店、燈籠鋪……每一條老街上的每一個小店,都是曆史的一片碎片、生命中的一個密碼,這裡承載着街坊們的無數美好回憶。
士多:方寸之間亦有天地
廣州人把小商店稱為“士多”,街頭士多随處可見,街巷中、市場裡、小區裡……總能轉角遇到它。
在廣州,老闆可能是天生的藝術家,展示的商品的色彩、形狀、擺放都很有講究,構成一種有趣的排列,超強的視覺沖擊力總能牢牢地抓住客人的眼球。
廣州市海珠區曉園北路,葫蘆專賣店,平時不常見的葫蘆,在這裡卻是如此之多。
廣州市海珠區昌泰路細崗肉菜市場旁,一家專賣香蕉的水果鋪,老闆娘趁着中午客人不多在店裡午休。
廣州市海珠區細崗路一家士多店,店主将各種品牌的牛奶整齊地排列在小鋪門口,整齊的排列簡直是強迫症患者的福音。
廣州市海珠區泰甯市場附近,二手舊書鋪。
廣州市越秀區泰康路,一家山貨店内挂滿了各樣荷葉、粽葉和水草。
廣州市越秀區人民中路兒童醫院附近一家玩具鋪内,各類玩具密密麻麻,或排、或挂在小小的店鋪内。
廣州市荔灣區龍津西路一家老字号燒鵝店,年輕的夥計對顧客露出八顆牙的燦爛微笑。來買燒鵝的街坊說這家鋪子已經開了幾十年,龍津西路菜市場周邊最好吃的一家,人多的時候排長龍是常有的事。
老細:開店呢,最緊要開心
看TVB長大的廣東人都熟悉這句台詞:做人呢,最緊要開心!
在廣州,士多老闆很多也是這個态度。沒有起勁的吆喝,沒有誇張的攬客動作,穿着人字拖短褲,一把葵扇,一張馬紮,靜靜地坐在那裡,看看電視、看看行人,時光緩緩流逝。
而小朋友們一放學就會跑到士多店裡去買零食和汽水,一邊嬉笑攀談,一邊用起子“啵”地撬開了玻璃樽的瓶蓋。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就是因為有士多裡的那瓶冰凍汽水呀~
和平西路一家凍品店鋪面内,三人一狗悠閑待着。
老闆娘與四隻貓咪“睇鋪”
廣州市光孝路,年近八旬的梁任成坐在老相館檔口前看報,鋪面門口一台畫面時有時無的舊彩電中傳來咿咿呀呀的樂曲聲。他從1982年開始經營這家照相館,但如今已無人來拍攝和沖洗黑白照片。
廣州市荔灣區西華路,午夜過後,一家士多店仍在營業。老闆說,廣州人有吃宵夜的習慣,而西華路食肆衆多,不少食客酒足飯飽之後會過來買玻璃瓶裝的汽水,所以他每天都要到淩晨4、5點才打烊。
廣州市荔灣區長壽東路,一家隻能容納一人的小小士多店。
一家路邊小報亭,遠處的廣州塔成了它最靓的背景闆。
廣州市長壽路一家專門賣雞蛋的小店内,店家正在專注地看電視,門口一邊已經站了好幾位挑選雞蛋的客人,他都沒有注意。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王圓媛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陳憂子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 彭文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