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地區昔稱膠澳。1891年(清光緒十七年)清政府議決在膠澳設防,青島由此建置。翌年,調登州鎮總兵章高元率部移駐膠澳。1897年11月,德國以“巨野教案”為借口強占膠澳,并強迫清政府于1898年3月6日簽訂《膠澳租界條約》。從此,膠澳淪為殖民地,山東也劃入了德國的勢力範圍。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1914年11月,日本取代德國侵占膠澳,進行軍事殖民統治。
青島,最早以地名見諸文獻是在明代。明萬曆年間,即墨縣令許铤在《地方事宜議》中稱:“本縣東濱海,即中國東界,望之了無津涯,惟島嶼羅峙其間,島之可人居者,曰青(即青島)、曰福(即大福島)......”當時青島、大福島等均屬即墨縣轄。這裡“島之可人居者”,不是指前海中無人居住的“小青島”,而是指陸地村鎮的稱謂,一直沿用到清代。1897年德占青島後,簽訂“膠澳租界條約”,因範圍包括膠州灣一帶,整個租借地稱“膠澳”。民間俗稱“大青府”。1899年,德皇令租借地的市區稱為青島。1929年全區域稱青島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