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于龍場悟道,提出“心即理”的思想,這是陽明心學的發端。在平定甯王之變後,王陽明又提出了“緻良知”三個字,作為自己學說的要害與主旨。他的所有學說及思想,如心外無理、知行合一等,都歸彙到“緻良知”裡,得到了總結、提升和融會貫通。正如王陽明自己所述:
良知明白,随你去靜處體悟也好,随你去事上磨練也好,良知本體原是無動無靜的,此便是學問頭腦。我這個話頭,自滁州到今,亦較過幾番,隻是緻良知三字無病。醫經折肱,方能察人病理。(王陽明《傳習錄》)
在提出緻良知宗旨後,他自己不斷身體力行,并在實踐中進一步确認了緻良知宗旨為聖門之傳。當時有人請他去講學,問他除了良知之外是否還有其他可講,他立刻回答道:
除卻良知,還有什麼說得!(王陽明《傳習錄》)
晚年,王陽明在征思田途中,寫信諄諄教導兒子,強調:
吾平生講學,隻是“緻良知”三字。(王陽明《傳習錄》)
緻良知是王陽明心學的最終歸宿,緻良知說的提出,表現出他的思想在心學方向上的發展更加成熟,也使得格物及知行合一說都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這使得王陽明将他的全部思想概括為“緻良知”。
“緻良知”包括兩重含義,并最終導向陽明心學的終極目标。
一、至極其良知
在《傳習錄》上中,徐愛曾錄了王陽明說的如下一段話:
又曰:“知是心之本體。心自然會知: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弟,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若良知之發,更無私意障礙,即所謂‘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勝用矣’。然在常人不能無私意障礙,所以須用緻知格物之功。勝私複理,即心之良知更無障礙,得以充塞流行,便是緻其知。知緻則意誠。”(《傳習錄》)
這一段事實上包含了王陽明後來緻良知說的某些基本觀念。在這一段中,王陽明提出,“緻良知”即“充其恻隐之心”,以使得“心之良知更無障礙,得以充塞流行”。這其實是吸收了孟子“擴充四端”的思想: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公孫醜上》
以及:
人能充無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勝用也。(《孟子·盡心下》)
緻良知就是擴充自己發現于日常意識中的,處于本然狀态尚未達到明覺的良知,使阻礙障蔽良知的“私意”、“私欲”全部去除,使良知達到明覺狀态,其全體得以充塞流行、毫無滞礙。從這個意義上說“緻良知”,與“知行合一”、“行是知之成”密切聯系。
在《大學問》中,王陽明對“緻良知”的“緻”字進行了解釋:
緻者,至也,如雲“喪緻手哀”之“緻”。……“知至至之”,“知至”者,知也;“至之”者,緻也。“緻知”雲者,非若後儒所謂充廣其知之謂也,緻吾心之良知焉耳。(《傳習錄》)
王陽明在這裡将“緻”訓做“至”,“至”指至乎極,有極點之意。因此 緻知就使要達到“知至”的目的,使自己心中的良知達到極點。《大學問》又說:
吾良知之所知者無有虧缺障蔽,而得以極其緻矣。(《傳習錄》)
可見,緻與極相通,指經過一個過程而達到極點、頂點。用于良知,則指擴充良知至其全體。
使良知至其極點,就是“充拓”緻其極。王陽明曾說:
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無不知敬其兄,隻是這個靈能不為私欲遮隔,充拓得盡,便完完是他本體,便與天地合德。(《傳習錄》)
由此看來,良知有本體,有發用,如孩提之童愛其親敬其兄,這是良知本體的自然表現,但并不是良知本體的全體,因為良知于此時并未自覺。隻有從這些發見的良知進一步充擴至其極點,良知本體才能向其自身全體呈露出來。而從反面來說,良知本體不能呈露,乃是由于私欲障蔽了良知。
因此,緻良知的功夫,從其積極的方面來說是擴充良知到其極至,而從其消極方面來說則是去除私欲對良知的障蔽。人無不有良心發現,但此發現還不是良知完完全全的本體,需要有一個緻知的過程。王陽明因此指出:
誠意之本,又在于緻知也。所謂“人雖不知,而已所獨知”者,此正是吾心良知處。然知得善者,卻不依這個良知便做去,知得不善,卻不依這個良知便不去做,則這個良知便遮蔽了,是不能緻知也。吾心良知既不得擴充到底,則善雖知好,不能着實好了;惡雖知惡,不能着實惡了,如何得意誠?(《傳習錄》)
這裡也說明緻良知就是把心之良知“擴充到底”。
既然良知被遮蔽的原因是“知得善者,卻不依這個良知便做去,知得不善,卻不依這個良知便不去做”,那麼去除良知之障蔽的方法自然是“知得善者,便依這個良知做去,知得不善,便不去做”,這便是王陽明所說的:
緻知在實事上格。如意在于為善,便就這件事上去為;意在于去惡,便就這件事上去不為。去惡固是格不正以歸于正,為善則不善正了,亦是格不正以歸于正也。如此,則吾心良知無私欲蔽了,得以緻其極。而意之所發,好善去惡,無有不誠矣。(《傳習錄》)
緻知在于格物,而格物也就是實實地去進行為善去惡的道德踐履,這正是前面所說的事上磨練,知行合一。而格物又不是去物上求知窮理,因為“心外無物”,所以王陽明說:
故格物者,格其心之物也,格其意之物也,格其知之物也。(《傳習錄》)
又說:
“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體之正。但意念所在,即無時無處不是存天理,即是窮理。(《傳習錄》)
可知格物即是格心。王陽明認為格物不是格外物,而是在自己的心上用功:
及在夷中三年頗見得此意思,方知天下之物本無可格者。其格物之功,隻在身心上做。(《傳習錄》)
二、緻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
王陽明将緻良知訓為“至極其良知”,但緻良知思想的意義僅由至極其良知并不能完全表現出來。緻良知思想的另一層基本意義是依良知而行,以正天下之物,而這是王陽明更為強調的一面。王陽明在給顧東橋的信中說:
若鄙人所謂緻知格物者,緻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謂天理也。緻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則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緻吾心之良知者,緻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與理而為一者也。(《傳習錄》)
可見,緻良知就是緻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使事事物物皆得其理。
王陽明在虔州時,陳九川問如何緻知,王陽明回答道:
爾那一點良知,是爾自家底準則。爾意念着處 ,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瞞他一些不得。爾隻不要欺他,實實落落依着他做去,善便存,惡便去,他這裡何等穩當快樂!此便是格物的真訣,緻知的實功。
可見,實實落落依着良知做去,依照良知去實行、實踐,把良知所知貫穿落實于行動中去。良知在這裡表現為一定的規範、準則,不僅自己的行為要符合良知的規範,而且要使天下事事物物都符合良知的規範,即“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王陽明在答顧東橋的書信中說道:
必其于溫凊之事也,一如其良知之所知,當如何為溫凊之宜者而為之,無一毫之不盡;于奉養之事也,一如其良知之所知,當如何為奉養之宜者而為之,無一毫之不盡,然後謂之格物。(《傳習錄》)
可見所謂格物,就是要依照良知使事事物物都歸于其應然狀态,成為其所應當成為的樣子,就是“格不正以歸于正”。正如王陽明所說,父子之間理當有仁,則正之以仁;君臣之間理當有義,則正之以義;夫婦之間理當有别,則正之以别。這正是“緻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緻良知在這裡表現為一種擔當與氣魄,即要以吾心之良知為準則,使天下事事物物皆歸于正,若做到了這一點,便是聖人的境界。
所以緻良知指向了陽明心學的究極目标——聖人。
王陽明創立心學之前,從他少年時以讀書學聖賢為第一等事開始,到與湛若水共倡立志成聖人之說,再到龍場時思考“聖人處此,更有何道”,可以說他的關注點始終在如何成聖人上。而自龍場悟道,他所創立的心學便視成聖為題中應有之意。其“知行合一”說、“緻良知”說,無一不指向聖人之境。王陽明教導學者要立必為聖人之志,如《傳習錄》:
何廷仁、黃正之、李侯璧、汝中、德洪侍坐,先生顧而言曰:“汝輩學問不得長進,隻是未立志。侯璧起而對曰:“珙亦願立志。”先生曰:“雖說不立,未是必為聖人之志耳。”對曰:“願立必為聖人之志。”先生曰:“你真有聖人之志,良知上更無不盡。良知上留得些子别念挂帶,便非必為聖人之志矣。”(《傳習錄》)
成聖的基礎是人的先天良知,良知是人人都有的,因此王陽明認為人人都可以成為聖人。《傳習錄》下記載了王陽明的一段話:
先生曰:“人胸中各有個聖人,隻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因顧于中曰:“爾胸中原是聖人。”(王陽明《傳習錄》)
王陽明甚至進一步肯定滿街人都是聖人:
一日,王汝中出遊歸,先生問曰:“遊何見?”對曰:“見滿街人都是聖人。”先生曰:“你看滿街人都是聖人,滿街人倒看你是聖人在。”又一日,董蘿石出遊歸,見先生曰:“今日見一異事。”先生曰:“何異?”對曰:“見滿街人都是聖人。”先生曰:“此亦是常事耳,何足為異?”(《傳習錄》)
但是這并不代表王陽明認為滿街人已是現實的聖人,普通人隻是潛在的聖人,隻是具有進入聖人之境的潛在可能性,而想要成為聖人還必須下一番存天理去人欲、緻良知的工夫:
學者學聖人,不過是去人欲而存天理耳,猶煉金而求其足色。(《傳習錄》)
因為良知是每個人所本有的,被王陽明認為是每個人的“真己”,所以“成聖”也就是“成己”。
所以聖人的境界首先就是良知靈明,無私欲遮蔽,也就是格物緻知以至良知之極。而由于良知具有内在性,不能無視人的個體的特定存在,因此王陽明強調“人要随才成就”,在接引學人時認為:
聖人教人,不是個束縛他通做一般:隻如狂者便從狂處成就他,狷者便從狷處成就他。人之才氣如何同得?(《傳習錄》)
聖人教導學生,不是束縛人的個性,這不同于朱熹以醇儒律人。
同時由于良知無私欲障蔽,天地萬物俱在主體的良知的發用流行中,這也就是心外無物,因此聖人可以與天下萬事萬物一體無間,達到了萬物一體、天人合一的境界。
聖人隻是還他良知的本色,更不着些子意在。良知之虛,便是天之太虛;良知之無,便是太虛之無形。日月風雷山川民物,凡有貌象形色,皆在太虛無形中發用流行,未嘗作得天的障礙。聖人隻是順其良知之發用,天地萬物,俱在我良知的發用流行中,何嘗有一物超于良知之外,能作得障礙?(《傳習錄》)
一切有為法,如夢亦如露。我是夢露居士,為你解讀國學經典。點擊關注,閱讀系列文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