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是翟教瘦說第一篇 關于思考 聊以文字 記錄心靈
【相約星期二】
不管你走的多慢, 死亡,就像一位約定好的老朋友,靜靜的在等你
昨晚和朋友一起在線共讀了《相約星期二》中的一部分章節,關于“死亡”。
我們一起介紹自己,一起朗讀,一起冥想,一起訴說那些令人動容的心事。
今天想寫幾個關于“死亡”的文字。
我是一名生物專業的從業者,也是一名醫療相關的從業者。在我的手邊,有一本看了十幾年的基礎書:《普通生物學》。從生命起源講到生命物質的存在形式,講到生物的各系統組織和構成,從生化分子講到細胞生物學,從個體講到生态學。縱觀地球的發展史,就是千奇百怪的生物進化史。而進化史,就發生在一個個個體生物的出現、生長、繁殖和死亡的無限輪回中。
死亡-是生命最基本的規律-是生物最根本的歸宿。
一花一木皆為生命,蚊蟲與貓狗都是生命,為什麼花木的死亡我們毫無動容、蚊蟲的死亡我們拍手稱快,貓狗的死亡我們會惋惜,而人類的死亡,則會心痛不已呢?佛法不是說,衆生平等嗎?
我想,我們動容的不是這個生物學的軀體,而是情感。我們之所以惋惜,心痛,是因為我們的不甘。這種不甘可以是追憶自己一生的最終審判,也有可能是遺憾那些未了的心願,是那些我們還願意還想陪伴的人,那些還沒有足夠放心的人和事,意和願。是的,我想,一定是這樣的。那麼,為什麼有這麼多的不甘與遺憾呢?讨論死亡的問題,是不是就是讨論人生如何度過的問題,是不是就是讨論時間的價值問題,人生的意義問題?是不是就是在讨論,如何讓這份軀體的價值延伸呢。
即便同為人類,死亡的價值也有所不同,有命如草芥的芸芸衆生,有大快人心的現世報,有緬懷千古,歌頌永世的偉人。人生不滿百,何以如此區别呢?這是一個思考題,值得我們去思考。
也就是說,我們在尋找一把尺子,這把尺子是出生到死亡的長度,而我們要自己寫上刻度,這個刻度,有可能是日複一日,有可能是金錢與事業,有可能是小幸福和小确幸,有可能是大悲與大不幸,也有可能是思想,是功德,是一些永恒的東西,看不見的東西。正是這些東西的存在,賦予了我們生物體的不同意義。
相約星期二。
這是一個關于患有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ALS)的社會學教授莫裡·施瓦茨,在生命漸漸消逝之際為自己唯一的學生和整個世界留下的他對生死的感悟。
放一隻小鳥在你肩膀上問:“”是今天嗎?我準備好嗎?能生而無悔,死而無憾了?” 這句話打動了我。萬物皆有規律,四季尚有春秋。如果我們能夠預知自己的路途,那我們會重新選擇怎樣的人生?當你知道自己的終點就在很久或者不久的将來,你會做些什麼呢?
死亡的話題太大,身為人類的我們無法訴說,想清楚自己活着的意義,做好自己手裡的每一件事。
人生 很快的。
人生 也是漫長的。
你,想過關于死亡的一二三嗎?
翟教瘦 慢慢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