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平時怎麼愛護車,許多人會說車不怕開就怕放,車如果正常開的話,沒有那麼容易壞,但是放的時間長了之後,各個零件老化嚴重,放着放着就壞了,确實如此,機器就好比人一樣,長時間不運動的話,身體的機能都下降了。
但是有些車輛由于用途不同,買回來之後就隻有被“閑置”的命,相比營運車輛來說,公司自購車輛卻幸福了不少,營運車每年都要跑十幾二十萬公裡,甚至還要更多的裡程,而有些公司的自有車輛卻一年跑不到一千公裡,這就是差距。
前言第一次見到這台五十鈴700P的時候,對它的好奇心挺強的,由于筆者一直以來接觸的都是五十鈴的輕卡産品,中卡的話還是第一次駕駛到,由于它的工作特殊性,平時基本上都是停放在停車場,隻有一些應急的時候,才會把它駕駛出去拉一些大型水管。
這次也是巧合的機會,剛“試駕完“公司的凱普斯達清掃車,公司的其他大車駕駛員都開搶險車出去了,朋友就安排我駕駛這台五十鈴700P,拉一些抽水的管道前往施工現場。
由于管道檢測需要封堵氣囊抽水,在封堵氣囊之後需要将管道内的水進行過渡,否則将會漫上路面。
像這樣的檢測工作并不是經常有,加上這台車的作用也是運輸一些備用管道,隻有現場管道長度不夠的時候,才會運輸過去拼接加長,每次的運輸距離都在市區域内,所以十幾二十公裡一趟的事情,最後導緻車輛的行駛裡程如此之少。
車輛介紹此後從朋友處了解了這台車的曆史,車輛起初是集團在2012年5月購入的,之後由于公司的架構調整,将這台五十鈴700P調配到分公司,随車的行駛證上的發證日期也定格在2016年,打破了它是一台二手車的疑慮。
畢竟轉了一手還是在公司内部,最主要的是目前隻行駛了1252公裡。
至于為什麼會買五十鈴,可以追溯到廣東地區對五十鈴的追求,無論是公司車輛還是用戶自購車輛,五十鈴輕卡是街上最經常看到的産品,而五十鈴中卡由于它的配置隻适合輕抛貨物運輸,一拉重的話車身就扛不住了,這也可以看出日系車的産品定位就是标載。
所以在營運車領域,它就趕不上潮流了,畢竟拉運費還是拼載重的,五十鈴的刹車系統就是最大的雞肋,現在市面上主流的中卡都是标配氣刹,唯獨五十鈴一條道走到黑,這麼大一部700P中卡依然是手刹、油刹制動。
最後隻有一些對載重需求不高的公司才會采購,像電力公司、自來水公司都是采用五十鈴作為工程車,一部分是廣東的五十鈴情懷、另一部分則是五十鈴的品質确實可靠。
公車平常的使用狀況都比較惡劣,搶險工作對于車輛的穩定性還是很重要的,營運車是時間就是金錢,而在搶險車上時間就是生命。
動力可靠,整車輕量化明顯五十鈴的發動機是商用車、乘用車領域聞名的,不僅故障率低,而且油耗也很喜人,平常駕駛起來發動機的靜谧性也很強,如果沒有一個過人之處,我想這個品牌也不會在一個地區有如此根深蒂固的地位。
這台五十鈴700P搭載的是慶鈴五十鈴4HK1發動機,屬于直列四缸柴油機,排量為5.193L,最大輸出功率129KW,最大175馬力,扭矩為500Nm。
擁有高壓共軌、精密電子控制、多級噴射、最佳燃燒與廢氣再循環處理、雙極燃油過濾技術,讓發動機的工作效率更上一層樓。
匹配五十鈴MLD-6Q變速箱,6速手動變速箱,平常易于駕駛員操作,同時這個檔位的手感與五十鈴輕卡實在是太相似了,檔位吸入感很強,輕輕一推就可以入檔,平時基本不會出現挂錯檔的情況,駕駛一次過後總結出兩個字:好開。
作為一台工程車長期在市區行駛,紅綠燈多并且經常有上下班高峰期堵車的情況,這台慶鈴五十鈴700P的油箱容積為100L,百公裡油耗也隻有18L左右,相比同級别的中卡車型占有一定優勢。
不僅行駛公裡數少,還是準新車的狀态,而且八年時間并未讓它的零部件老化,維修率為零。
整車的尺寸為7450X2260X2560mm,總質量10055kg,整備質量3860kg,核定載重量6000kg,整車在輕量化的營造上還是蠻不錯的,甚至超越了一些輕卡的自重,但是底盤的部件方面并沒有因此而“簡配”,彈簧片數8/10 6,能夠滿足合規裝載的需求。
外觀介紹慶鈴五十鈴的産品很早就實現了家族化設計,也可以說是“套娃”,無論是輕卡還是中卡的駕駛室都讓人傻傻分不清,包括這台五十鈴700P中卡,依舊是采用單排的駕駛室。
在慶鈴五十鈴的産品中除了巨咖、VC46牽引車有卧鋪之外,中卡産品也隻有五十鈴FVR、VC46、FVZ載貨車是帶有卧鋪,平時最常見的就是雙排、單排駕駛室的輕卡車型。
從車輛外觀上看的話,第一感覺就是這是一台使用輕卡駕駛室的中卡,除了輪胎大了一點、車身尺寸長了一點之外,其餘跟輕卡都沒有什麼區别,駕駛室依然是那個熟悉的風格,一對輕卡化的外擺鏡也将日系風展現的十分明顯。
從駕駛室側面看的話,單排車型就是顯得很小氣,原本認為它的空間很小,但是打開車門後确實另一番天地,印象最讓我深刻的是五十鈴車門的把手,立式的門把手拉開手感十分細膩,這也是現如今輕卡主流車型上最常見的配置。
輪胎的規格為8.25-20,将整個駕駛室的離地間隙都擡高了,而駕駛室隻配備了單級式的蹬車踏闆,上下車動作隻能借助輪圈的力,才能上到蹬車踏闆位置,如果在雨天鞋底比較滑的時候,很有可能會出現動作不連貫而腳底踏空。
鏽迹斑斑的車廂是見證它年齡的證據,由于公司的停車棚才剛剛修了幾個月,此前都是露天停放,日曬雨淋對于車漆與輪胎都是很大的考驗,所以現在來看車況就不那麼像一千多公裡的車,輪胎與鋼圈都嚴重的被腐蝕。
貨箱的底闆的木頭已經爛透了,所以後面對貨箱底闆進行了修複,焊接了鐵闆固定,也便于後期裝載貨物,白色的貨箱布滿鏽迹之後不是太好看,兩邊的側防護欄也生鏽掉色,甚至有些地方鏽穿了,後面有掉落的風險。
底盤兩側的布局十分空闊,除了油箱就是電瓶了,油刹的車連儲氣罐都省了,底盤的空置率很高,後期如果加裝工具箱的話也很方便,就是有些資源浪費了,備胎懸挂在底盤的尾部,八年來還沒下過一次地,一直挂着連鋼圈都生鏽了。
五十鈴原廠貨箱的尾部标識感也很強,尾燈與霧燈都是原廠配置的,目前均正常使用,後護杠上貼滿了反光條,提高了夜間停放時的可見度。
同時後護杠也能作為蹬車的助力點來使用,在貨箱的架子上還放置了太陽能警示闆,在停車作業時取下開啟進行現場圍蔽,都是十分便捷的。
打開車門後首先看到那個經典的手搖式玻璃升降器,與現如今主流中卡上的電動玻璃升降相比,則顯得有些格格不入,其次就是座椅并沒有氣囊減震,這關系到駕駛員的舒适度,在經過減速帶的時候,震感尤其明顯,如果剛吃完飯的話,會讓人很不舒服。
車門底部是一塊黑色材質的擋泥闆,這細心的小細節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保證了駕駛室門檻的整潔度,車門上的儲物空間也比較充足,放置一些手套以及票據都很輕松,車門上粗犷的把手不僅有助于駕駛人蹬車,同時在上下車時都可以起到輔助作用。
雖然八年時間過去了,但是車輛原廠的塑料薄依然還在,這是筆者見過的車齡最長,但是車況最新的車子,内飾的整潔度不錯,織布座椅由于長期暴曬,已經泛黃老化了,盡管前擋風玻璃貼了防爆膜,但是多年後的防曬度已經處于失效的狀态了。
映入眼簾的就是那個突兀的手刹,五十鈴700P中卡雖有配置氣刹的車型,但是市面上所見不多,筆者曾經在冷藏車上見過,但是駕駛室依然是單排的規格,就連中短途運輸都無法滿足,畢竟駕駛員的休息時間關系到運輸時效與安全。
中控台還是那幅熟悉的樣式,雙幅式的方向盤與輕卡上的造型保持一緻,五十鈴車标由于高溫暴曬已經融化了,可以說這是整個車系的“通病”,軟膠材質的車标擋不住烈日暴曬後的溫度,就好像車漆能夠煎雞蛋一樣,久而久之就融成膠水了。
中控台的儲物格比較多,放置手機等物品都比較方便,收音機、空調的控制面闆都靠在一塊,便于駕駛員的操作,副駕駛上也有一個手套箱用來儲物,車頂前部也有設置了儲物槽,這台車的儲物空間是值得學習的地方。
檔杆的中央控制區域設置了杯架,副駕駛的座椅是支持比例放倒的,但是發動機的隆起對于中間位置的乘客來說有些不友好,腿部空間相對局促了一些,同時如果車輛長時間運行的話,發動機傳出的溫度也會導緻坐墊溫度升高,影響到駕乘人員的坐感。
儀表盤為傳統的機械指針設計,對于轉速、時速、油量、水溫、裡程都有展現,這樣的設計更便于駕駛員對車輛狀況的操控,相比一些花裡胡哨的設計,我想有不少用戶還是喜歡機械指針,一目了然、通俗易懂。
總結如果這樣車況的車子流入二手車市場,我想依然是非常吃香的,唯一遺憾的是排放标準的升級讓它危在旦夕,國三排放标準的車子在不久的未來都會全面“消失”,這台五十鈴700P就用盡了它一生的時間來服務人民,雖然跑的公裡數不多,但是它參加的城區搶險次數并不少,随着國産品牌的崛起,在中卡領域已經很難見到五十鈴的身影了,它能給我們留下的隻能是那經典的回憶。(文/卡家号:Truck)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