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是制鞋廠的設計師,每個月工資隻有18.5元,不到19元。
1982年,她開始做起火鍋,僅一年就淨賺500萬,賺得盆滿缽滿。
之後,她花費3億建造洪崖洞,将洪崖洞打造成重慶的名片。
創業40年,她做了7次手術,腿腳早已布滿鋼鐵,傷痕累累。
她就是何永智,一手帶動重慶的經濟發展,如今身家40億。
(何永智)
這期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她的故事吧!
1953年,何永智出生在重慶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
那時候,農村信奉孩子多、福氣滿,一家七八個孩子都是正常現象。
何家也不例外,一口氣生了10個孩子,何永智排行老七,人稱“何七妹”。
父親在供銷社上班,母親是普通的家庭主婦,在家相夫教子。
加上兩位老人,何家滿滿當當就有14口人,夫妻倆養活十幾口人,非常辛苦。
因為人口衆多,母親一個人做飯很費時間。
于是她常常一鍋亂炖,把全部的菜放在一起煮。
供銷社福利不錯,有時候,父親也會帶二三兩豬肉回家打牙祭。
忙活完一家子的晚飯後,母親開始洗衣服、收拾家裡。
十幾口人的衣服,摞在一起,簡直就是一座小山,母親經常花兩三個小時才洗完。
何永智半夜醒來,經常發現,父母的房間總是亮着燈。
通過門縫一看,母親在縫衣服,父親在穿針引線,給母親打下手。
何永智深知父母的辛苦,于是讀書之餘,也主動做裁縫補貼家用。
這樣的生活,雖然窮困潦倒,但也不至于餓肚子,還算過得去。
可好景不長,1960年,自然災害發生,農業欠收,人民食物供應不足。
此後,三年饑荒來臨。
那時候别說吃東西,就連樹皮都成了稀缺資源,已經被人割光吃掉了。
全國人民餓着肚子,看不到未來,更無法預測明天是死是活。
一場饑荒過後,何家10個孩子,隻剩下6個,何永智是其中一個。
12歲的她,身高不到1米3,瘦成皮包骨頭,感覺一陣風就能把她吹倒。
1968年,初中剛畢業,何永智被下放到200公裡外的黔江墾荒。
在那裡,插秧、鋤草、挑沙等,何永智樣樣都沒落下。
一天下來,晚上躺在床上,何永智疼得翻不了身,站着又直不起腰,整個人幾乎處于散架狀态。
農村生活條件跟不上,飲食自然也是極其原生态,一日三餐都是清一色的紅薯、樹根。
那時候,何永智還在長身體,這點東西根本吃不飽。
長時間下來,何永智體質變得很差,動不動就感冒、發燒,生病成了家常便飯。
但這還能熬得過去,最讓何永智吃不消的是,她染上了黃疸型肝炎。
嚴重的時候,甚至會直接休克過去,大隊書記害怕出人命,批準何永智離開黔江。
1976年,時隔8年,何永智終于回到重慶,這時她23歲。
那時,家裡的其他兄弟姐妹,人生大事早已定下來。
隻有何永智還是單身一人,連工作都沒着落。
為了生存,她做起了挑沙工、裁縫師,收入不高,勉強能養活自己。
就這樣熬了2年,父親退休,何永智得到了頂職的機會,進入六一兒童制鞋廠。
這相當于鐵飯碗,機會來之不易,何永智非常珍惜。
每天早上6點,何永智已經穿上廠服,站在自己的崗位上幹活了。
晚上10點,何永智還特意留下來加班,自己練習手藝,希望能早日上手。
1979年,趁着春節的空檔。
何永智偷偷跑去上海,偷師學藝,學了一個星期的設計。
勤能補拙,很快,何永智已經成為制鞋廠的一把手,頗受領導賞識。
工作有了成績,何永智的感情也有了動靜。
何家6個孩子裡,最屬何永智長得俊俏。
回到重慶的這幾年,經常有人上門做媒,也經常有人往何永智的背包裡塞情書。
但何永智一個都沒看上。
除了工作之外,何永智平日裡還喜歡唱歌,陰差陽錯之下,認識了廖長光。
(何永智、廖長光)
廖長光雖是電工,但會拉小提琴,見到何永智第一眼,他就已經小鹿亂撞。
懂音樂的男生,自然也懂幾分風情。
廖長光扛着小提琴,開始對何永智死纏爛打。
為了博得何永智的歡心,廖長光撒謊,謊稱自己是儀表廠的醫生。
結果,四姐夫暗中托朋友,查清“未來妹夫”的底細,廖長光很快兜不住了。
原本,何永智對廖長光還有一絲好感,全被這謊言砸得一幹二淨,開始疏遠他。
俗話說,烈女怕纏郎。
何永智的拒絕,并沒有打消廖長光的念頭。
他想方設法讨心上人開心,買了一堆零部件,自己組裝了一台9寸的電視機,直接扛去何永智的家。
知道何永智上班辛苦,經常腰酸背痛,廖長光特意搞了一把鋼絲,做了一張彈簧沙發,送給何永智。
在廖長光的窮追不舍下,1979年,何永智答應了廖長光的求婚,兩人決定結婚。
但當時,何永智一個月工資就18.5元,廖長光電工,也沒什麼存款。
為了結婚,何永智跟家裡借了200元,廖長光跟親朋好友借了200元。
每天下班後,何永智就在家織毛衣,再由廖長光拿去集市上賣,賺了200元。
就這樣,兩人花600元,買了一間簡陋的房子,作為婚房,正式結婚成家了。
(何永智、廖長光)
于是,夫妻倆改變營銷戰略。
那時,何永智還在制鞋廠。
可無論她做得多好,受到多少表揚,工資依舊沒漲。
工作5年,工資依然還是18.5元。
況且那時,他們已經有了女兒。
這點工資,再加上丈夫的工資,實在養活不了一家三口。
聽到房價上漲,何永智動了賣房做生意的念頭。
于是,夫妻倆一商量,賣掉了那間房子。
辭去工作,揣着3000元,盤下了八一路一間門面。
盤下門面之後,3000元所剩無幾,隻夠再買3口鍋、3張桌子。
1982年,“小天鵝火鍋店”正式開張。
賣掉了房子,何永智将女兒送回老家,托老母親幫忙照看,自己跟丈夫窩在店裡。
早上,那裡是火鍋店,開門做生意。
到了晚上,桌子靠牆邊放,鋪上席子,那裡就是睡覺的小窩。
幫工睡在外頭,兩口子睡裡頭,中間隔着布簾子。
剛開始,夫妻倆鬥志滿滿,每天隻睡四五個小時,一頭紮在火鍋店裡。
結果,第一個月結束,一算賬,何永智傻眼了。
他們不僅沒賺錢,還倒貼了幾十元。
周圍的好友都在勸何永智,“回頭是岸”,她不是做生意的料。
可何永智偏較上勁兒了,她就不信邪,别人能做成的生意,為什麼自己不行?
于是,夫妻倆改變營銷戰略。
廖長光坐在店門口,吆喝招攬客人,何永智負責鎮守廚房,做飯。
第二個月,何永智一洗前恥,火鍋店賺了2000元。
老母親抱着孫女廖小佳,抓她的小手去撥弄那疊錢,對她說:
“我活了一輩子,沒見過這麼多錢,都是你媽媽賺的呀!”
這也是中國最早的“特許連鎖加盟”模式。
有些客人吃不了辣,何永智就發明了新款火鍋,将清湯、紅湯一分為二的鴛鴦鍋。
有時候,客人圍着一桌吃火鍋,火鍋的煙霧不斷往上冒,非常嗆鼻。
何永智發現了,給每桌的上面都裝上了抽油煙機。
飲食環境變好了,客人吃得也舒心。
為了吸引回頭客,何永智開始改善湯底,加入一劑回甜味,讓湯底辛辣中又夾雜着一絲甘甜。
吃虧是福,何永智不會斤斤計較。
有時候客人結賬,她還會算便宜一點,賣個人情。
偶爾,興緻來了,何永智直接拎着小酒,跟客人小酌兩杯,談笑風生。
酒香不怕巷子深,慢慢地,火鍋店的名氣傳遍整條街。
大家都知道,八一路有家火鍋店,服務到位,火鍋好吃,老闆娘人美心善。
小天鵝火了,周遭冒出各種火鍋店,開始紛紛對标小天鵝,抄起了作業。
何永智完全不怕,他們抄得了皮毛,抄不走火鍋店的靈魂。
而且,附近街坊鄰居也隻願意到小天鵝消費。
每天,店門口排起長隊,客人也願意耐着脾氣,排隊等候。
有時候,桌子不夠,客人直接将一旁的啤酒箱,翻過來,擱上一塊木闆,吩咐何永智可以端鍋上菜了。
下雨天,火鍋店依舊人滿為患,客人們披着蓑衣,戴上草帽,大老遠趕到這裡。
即使将桌子擴張至40桌,可還是桌少人多。
于是1986年,何永智投資10萬,在道口開了分店。
分店的營銷方式,與本店不太一樣,分店直接采用“自助鍋”,20元一位,客人自己拿菜取肉。
新鮮的事物,總是有人垂涎,自助鍋一出,客人又一窩蜂來消費。
就這樣,何永智生意越做越大,攤子越鋪越大。
1988年,何永智投資120萬,在江北買下3層小樓,開起第一家“火鍋大酒店”。
正式将火鍋從大排檔,引入大雅之堂。
當時,正好迎來第一波出國熱潮,為了緊跟潮流,何永智在裝修上下足功夫。
她請來赴法留學3年的設計師,為酒店量身定制一套獨特的裝修風格。
一樓風格是歐式風情,二樓走南亞風情風格,三樓則是清一色民族風情。
為了充分表現出民族風情,何永智推出歌舞伴餐。
她請了一批舞蹈生,穿着民族裙子,在裡面跳舞。
客人們一邊涮火鍋,一邊欣賞舞蹈。
這些服裝,全是由何永智帶着工人親自縫制。
為此,何永智專門成立一個服裝設計車間。
一夜之間,火鍋大酒店在重慶蹿紅。
無論是達官貴族,還是平民百姓,都擠破頭想進去嘗嘗鮮。
開業幾天,何永智的錢包早就鼓起來,第一個月,除去成本,何永智淨賺60萬。
樹大招風,沒過多久,何永智就等來了那股風。
1992年,一位商人到重慶出差,他叫景文漢。
他正巧路過火鍋店,就進去吃了一頓,一下子就被店裡的裝修,以及火鍋的創新吃法所吸引。
吃罷,他直接找到何永智,想跟她談筆生意。
景文漢提議,他出資,何永智出技術、品牌,兩人一起在天津開店。
何永智正愁沒門路擴張,沒想到金主自動找上門,她當然不會錯過這次機會,兩人一拍即合。
1994年,這隻小天鵝飛出重慶,在天津留下它的足迹。
然而,就在萬事俱備,隻差臨門一腳,何永智出事了……
有一天,何永智到北京洽談業務,結果過馬路時,沖來一輛車,将何永智撞倒了。
那個司機酒駕,何永智成了那個倒黴蛋,要替他的錯誤買單。
當下,何永智隻覺得小腿有些疼,沒見流血,以為沒什麼事,就搭着出租車回到酒店休息了。
結果,半夜愣是被疼醒,連夜趕到醫院檢查,被診斷是股骨斷裂,需要馬上做手術。
做完手術後,醫生叮囑她不能下床,好好休息,可何永智滿腦子都是生意。
她好不容易走到這一步,不能因為區區的車禍,功虧一篑。
于是,她擅自拄着拐杖,離開了醫院,陸陸續續跑遍七八個城市。
有時候,跑到腿腳發疼,何永智隻能咬牙忍着,暗示自己,“就差一點,做完這一點就能休息了。”
然而,在野心面前,“這一點”永無止境。
好在天津分店的沖勁十足,僅8個月,何永智就收回最初的投資,一年内淨賺500萬。
嘗到甜頭後,何永智乘勝追擊,在全國各地插滿小天鵝的旗幟。
最快的時候,一個月就可以開一家店,配置、人員全部到位。
就這樣,2年内,何永智便在北上廣等15個城市,開了25家分店。
這也是中國最早的“特許連鎖加盟”模式。
1995年,何永智更是大膽引入FDS國際系統和操作模式,逐漸将爪牙伸向海外。
因為沒能及時休息,何永智的股骨根本無法痊愈,反反複複疼,需要反反複複做手術。
第二次手術時,正好處于擴張的關鍵時期,而由于不成熟,小天鵝出現虧損。
雙重壓力之下,何永智完全不敢掉鍊子。
醫生告訴她,她的骨頭已經壞死。
這次做完手術必須躺床休息一年,否則這腿别想要了。
一年!何永智哪能安心躺得下去,她要是躺下了,很可能自己就要背上上千萬債務。
左思右想,最後何永智決定,直接将自己的骨頭換成不鏽鋼,一步到位根除。
當何永智安上“鋼鐵腿”,丈夫和女兒在手術室外抱頭痛哭。
可做完手術出來的何永智,淡定自如,反倒過來安慰父女倆。
安上了鋼鐵腿後,何永智更是所向披靡,擴張步子越邁越大。
到了1998年,何永智在全國已經擁有50個加盟店。
然而,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何永智一口吞不下50隻小天鵝。
開店太快,員工培訓也必須跟上。
可就算每個月開一家店,何永智上哪找來一批訓練有素的員工?
員工素質低下,總經理混水摸魚,他們不僅不幹活,還想方設法薅羊毛。
由于有30%利潤提成,他們直接将房租、欠款扣下不付,統統折合成利潤,以獲取更大的利潤。
而且,店面特色“歌舞伴餐”也栽了跟頭。
歌舞表演一旦開始,客人落座之後,即便吃完了,他們還會賴在座位上,直到表演結束,才肯結賬離開。
翻台率不高,利潤就成倍降低。
而培養一支歌舞團,何永智每年就要掏出90萬元,完全得不償失。
入駐别地,何永智無法短時間内了解當地風俗,難以準确掌握當地人的口味,衆口難調。
最要命的是,做蛋糕容易,分蛋糕難。
一旦賺錢,投資方總想占大額,并質問何永智,“你又沒投資,憑什麼分錢?”
一夜之間,全國50家門店頗有默契,集體爆雷。
門店資金鍊緊張,沒有收入,何永智還需要支付員工們的工資。
接二連三的意外,直接打得何永智措手不及。
各大門店“失火”,何永智拿着幾把消火栓,卻不知道起火點在哪裡?
何永智隻好求助FDS,世界特許經營發展服務組織。
FDS立即進行診斷,發現小天鵝病根在于:對未來沒有明确規劃,一股腦擴張。
對方開出兩副藥:一是總部建設、二是特許經營。
這就意味着,何永智需要推翻重來,十幾年的努力将全部歸零。
那段時間,何永智痛苦萬分,常常坐在辦公室裡發呆,偷偷流眼淚。
在海歸的幫助下,三稿出爐,洪崖洞得以開始動工興建。
從企業理念、戰略部署到績效管理,何永智全部打破、重建。
在FDS的指導下,何永智建立了完善的支持體系、管理系統,朝成熟的企業又邁進一步。
2000年1月26日,FDS與何永智達成協議,着手建立特許經營體系。
4月22日,何永智帶着員工們莊嚴宣誓,勢必攻克難關。
何永智對火鍋的菜品、服務等各個環節進行規範化,建立一個強有力的服務支持體系。
2001年,小天鵝再次強勢回歸,以4.9億銷售額跻身“中國連鎖餐飲10強”。
最搶眼的是,它直接飛上枝頭,高踞“川菜三雄”首位。
48歲的何永智也成了家喻戶曉的名人,被稱為“火鍋皇後”。
同年,何永智在全國擁有300多家分店,總年收益高達10億。
也就是這一年,剛活過來的何永智,撥開火鍋的煙霧缭繞,殺進下一個江湖。
一直以來,重慶以“山城”著稱,随處可見的吊腳樓成了重慶的特色。
可随着現代化發展,吊腳樓消失了,許多古老建築早已倒在挖土機下。
重慶的“洪崖洞”也已經破爛不堪,布滿時代的痕迹。
(以前的洪崖洞)
當地再三思考,決定留住最後的文化遺産,于是公開招标,重建洪崖洞。
這本是其他地産大佬該操心的事,可何永智非得插一腳,參與競标。
隻因為她從小生活在吊腳樓下,對洪崖洞有着深刻的記憶。
而何永智這一決定,在集團内部看來,就是過于任性。
一個開火鍋店的,要去搞地産?這房子不比鍋碗瓢盆,何永智怎麼可能懂?
别說如何建洪崖洞,就連寫招标書,何永智也是一頭霧水。
當天參與競标的就有11家公司,除了何永智,其他10家都是地産公司。
不知道如何寫招标書,何永智就找人代寫,可對方一口價5萬元,何永智舍不得。
俗話說得好,三個臭皮匠勝過諸葛亮。
最後,何永智隻好自己口述,由辦公室主任來寫,秘書修改、善後,完成了招标書。
何永智自知有短闆,她不跟其他地産大佬硬碰硬,自己另辟蹊徑。
她在招标書卷首處寫:
洪崖洞作為一個商業地産項目,不應隻是房地産開發,而是應該極力挖掘巴渝文化和加強商業管理。
30%靠商業地産,30%靠文化傳承,剩下的40%靠商業業态。
何永智一路過關斬将,最後真的破天荒拿下洪崖洞改造項目。
其他競争對手驚呆了,大家早已做好心理準備,會栽在同行手裡。
可他們萬萬沒想到,自己竟然輸給一個開火鍋店的。
可建設洪崖洞,遠沒有何永智想象的容易。
她怎麼都沒料到,為了建造洪崖洞,她甚至要搭上自己的老命。
拿到項目後,何永智馬上開始行動。
她親自上高校找教授,組織一支專家團隊,着手設計洪崖洞。
設計一稿出來,何永智不敢拍闆定稿。
于是她拿着設計稿,跑到深圳,找業内人士幫忙把關。
對方一看,眉頭一皺,直言:
“何總,你要真的這麼做,隻能走出一條路,那就是死路一條。”
聽取大佬意見,何永智回到重慶,命令團隊緊急設計二稿。
在海歸的幫助下,三稿出爐,洪崖洞得以開始動工興建。
有關部門決定,開發洪崖洞對面的江北,建金融中心,再架一座高架橋,橫穿中間。
因此,洪崖洞必須避開高架橋。
這也就是說,何永智必須推翻二稿,從頭再來。
何永智隻能給團隊施壓,老闆想一出是一出,員工哪扛得住?
最後,專家團隊全都罷工不幹了,留下何永智一個人面對一堆廢紙,抓耳撓腮。
就在何永智走投無路之際,何永智得到貴人相助。
他叫郭選昌,重慶藝術學院院長,那時剛從美國進修回來。
在海歸的幫助下,三稿出爐,洪崖洞得以開始動工興建。
好不容易開始動工,何永智下一秒卻一腳踩進深淵裡,險些釀成悲劇。
那天,她帶着團隊到山西平遙古城考察。
正當她一心觀賞時,不小心踩空,整個人從台階摔下去,膝蓋當場摔碎。
“早不斷晚不斷,你讓我把洪崖洞修好了,怎麼斷都可以。”
當天,何永智被緊急送往醫院,先後做了兩次手術。
為了不耽誤洪崖洞建設進度,何永智做完手術後,病房成了臨時會議室。
何永智整天與設計師商讨,在病房裡前前後後開了8次會議。
膝蓋的傷剛好,何永智又親力親為,直奔建設現場,監督施工。
結果,不小心踩到鋼釘,鋼釘透過鞋底,直穿何永智的腳踝。
為了修補腳踝,何永智又做了兩次手術。
滿打滿算,何永智這雙腿總共做了7次手術,3次因小天鵝,4次因洪崖洞。
2006年,積聚了何永智心血的洪崖洞,終于開張營業。
洪崖洞總共13層,何永智在4樓洪鼎引入火鍋店,推出一人一鍋的分餐制火鍋,起名為“美人美火鍋”。
除此之外,為了貼合國際化,何永智引進酒吧、音樂廳等各種先進元素。
結果,無論何永智如何用心,本地人根本不買賬,更不用說吸引外地人,乃至外國人。
原本,何永智想把洪崖洞打造成“搖錢樹”,卻沒料到,最後它嚴重拖集團後腿。
2007年,何永智做好準備,推動上市,沒想到一年後金融危機席卷,小天鵝隻能暫時擱淺。
洪崖洞開業前5年,一直虧本,直到第6年,才勉強回本。
就這樣,何永智托着洪崖洞,一直在懸崖邊緣垂死掙紮。
2017年,流量的引入,拯救了洪崖洞。
(如今的洪崖洞)
有遊客到重慶玩,驚于這座高大的舊建築,于是拍下視頻,分享在社交平台上。
結果,一傳十十傳百,全國各地人民慕名而來,紛紛來洪崖洞打卡。
不經意間,洪崖洞成了網紅打卡聖地。
僅2017年這一年,遊客量達到1200萬,遠超當年故宮的遊客量。
牽一發而動全身,洪崖洞火了,重慶也真正燥起來了,旅遊業發展迅速。
為了讨年輕人歡心,洪崖洞也緊跟潮流,引進仙俠幻裝館等。
69歲的何永智,心态年輕,将洪崖洞玩出花樣,頗受年輕人歡迎。
何永智的集團,倚靠着小天鵝、洪崖洞這兩棵搖錢樹,年收入24億。
如今的何永智,已經69歲,反而越活越年輕。
過往的辛苦,仿佛全都隐藏在山城的繁華之中,不見了蹤影。
隻有何永智自己清楚,從1982年到現在,這條創業路,她走得有多艱難。
這40年間,她摔過好幾個跟頭,手術台就已經上去了7次。
但每次倒下,何永智總會馬上站起來,繼續奮戰,永遠不認輸。
長的是磨難,短的是人生。
為了抓住這短暫的人生,多受些磨難,又何妨呢?
我想,何永智已經做到。
願我們都有不服輸的勇氣,與命運較真到底。
作者:朱小暢&羅小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