罂粟在唐代叫“阿芙蓉”,唐代鴉片被稱為”阿芙蓉“,公元973年北宋印行的《開寶本草》中,鴉片始定名為罂粟粟,後一個“粟”是蒴果的意思;
罂粟:可以通稱罂粟屬的近180種植物,亦可按《中國植物志》特指鴉片罂粟;
罂粟簡介:是一年生草本,莖高30至80厘米,分枝,有伸展的糙毛,葉互生,羽狀深裂,裂片披針形或條狀披針形,兩面有糙毛,花蕾卵球形,有長梗,未開放時下垂,萼片綠色,花開後即脫落,有4瓣花瓣,呈紫紅色,種植罂粟有多個花型和花色,基部常具深紫色斑,寬倒卵形或近圓形,花藥黃色,雌蕊倒卵球形,柱頭輻射狀,花果期3至11月;
用處:罂粟是制取鴉片的主要原料,同時其提取物也是多種鎮靜劑的來源,如嗎啡、蒂巴因、可待因、罂粟堿、那可丁,其具有麻醉性,罂粟籽是重要的食物産品,其中含有對健康有益的油脂,廣泛應用于世界各地的沙拉中,罂粟花絢爛華美,是一種很有價值的觀賞植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