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香港本地學生的大學升學率

香港本地學生的大學升學率

教育 更新时间:2024-11-28 16:26:22

來源丨21世紀經濟報道

記者丨陳潔 李雨珊 廣州報道

編輯丨李博

香港本地學生的大學升學率(報考人數增加近一成)1

圖/甘俊 攝

對于他在香港的不少朋友來說,黎洋(化名)的選擇有點“奇葩”。

他參與了香港中學文憑試(俗稱“香港高考”)且分數挺高,可以選擇香港理工大學一個不錯的專業就讀。但是,他最終放棄了香港的升學機會,今年前往位于廣州的中山大學就讀漢語言文學專業一年級。

“我很喜歡内地綜合性較強的學校,可選各類别專業。而且很多高校環境十分優美,符合我對大學環境的想象。最後我考慮到地理位置的原因,選擇了中山大學。”黎洋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和黎洋做出同樣選擇的香港學生不少。根據中國教育留學交流(香港)中心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通過各途徑報考内地高校的香港中學畢業生有10433人。其中,今年通過“内地部分高校免試招收香港學生計劃”報讀内地高校的人數同比上升近一成。

四種主要途徑上内地大學

黎洋是今年中山大學的“新鮮人”,讀書成績一向很好的他,選擇來内地讀中山大學,一開始并未受到家人和朋友的支持。

“家人一開始不是特别理解我的想法,因為當時以我的文憑試分數是可以選擇香港理工大學一個還不錯的專業。父母覺得我放棄了未免有點可惜,浪費了前面一直以來的努力,因為如果要考取中山大學,我需要參加獨立招生考試。後來跟父母讨論了一番以後,他們決定還是尊重我的選擇。”他表示。

和黎洋一樣,想前往内地念書,但一開始受到家人反對的還有徐子豪(化名)。

“家裡人起初不同意,畢竟他們覺得在香港讀書會更有競争力,後來我跟他們一起讨論了幾次後,他們便同意了我的決定。”

目前,徐子豪已經在暨南大學讀書5年,從本科生一直讀到研究生。談到為何願意選擇來内地就讀,他提出“打破舒适圈”的想法。

“中六(高三)開始已經有回内地讀書的打算,是因為當時的我覺得香港地方有點小,希望能夠離開自己的舒适圈子去接觸新鮮的人、事和文化。因此我選擇了就近去内地讀書,希望可以接觸到更多不同地區的人,拓寬自己的社交網絡和人脈,為未來發展提供更多的機會。”徐子豪說。

如何到内地求學?他表示主要的途徑有幾種:第一種是用香港的文憑試來申請内地的學校(免試招生計劃);第二種途徑是考全國聯考(港澳台胞),分數由各個錄取學校自己來定,越好的學校分數越高;第三種途徑是通過學校校長推薦和在校高中成績。

“一般附上香港名校校長簽名的推薦信,基本上就能推薦到内地一些很好的高校,以高中成績錄取,校長推薦則作為入學依據。前提是中學的實力要高,在香港一般辦學曆史就約等于學校實力了。”徐子豪表示。

除了這三種途徑之外,中山大學、暨南大學和華僑大學會有單獨針對港澳台學生的招生考試,黎洋參加的就是這一種。

“在内地的大學中,中山大學、暨南大學和華僑大學都有獨立招生計劃。中大這個考試個人覺得難度不算特别高,所有專業考同一份試卷,但我需要獨立準備語數英三科,需要買曆屆試題與相關教科書,這些資料在内地書店就找到,題綱與港澳台聯招相若。”徐子豪說。

據黎洋和徐子豪介紹,如果希望考入内地的好大學,香港學生的綜合門檻不低。以免試招生計劃為例,内地的五大高校(清北複交浙)的招生名額少,競争大,要考上的難度與香港排名前五的學校(港大、港科技、港中文、港理工、城大)相當。而内地一些985學校,比如中山大學,武漢大學和北京師範大學,門檻與香港的浸會大學、嶺南大學、教育大學等相當。

“總體來說,要考上與港校實力相當的内地高校還是需要不懈的努力,要考上頂尖的985大學則難度很大。但内地院校範圍廣、選擇多、發展空間大、總體實力強。同樣的分數,香港學生可以有更加多元的選擇,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水平來對應不同層級學校的要求,一般同一層級都會有不同地區、不同優勢專業的學校可選。”黎洋表示。

願意留在内地工作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香港學生來内地讀大學,首先要過的就是“語言關”,不過他們都通過自己的方法克服了。

徐子豪表示,一開始自己的普通話不太理想,所以和同學的溝通交流有一些問題,而且上課也會落後。“後來通過籃球我認識了很多好朋友,跟他們多聽多說就改善許多,課程上我自己更加用功,就可以趕上進度了。”

黎洋也提到這一問題。有時候會和來自北方的朋友聊天,總會有聽不清楚的情況,這個時候會禮貌的請對方再複述一遍,或者虛心請問一些不認識的詞語和自己不認識的網絡用語,他們會耐心解釋,自己也會不斷地接觸網絡熱點,久而久之便可以流暢地與五湖四海的同學溝通了。

除了語言關之外,還存在别的挑戰。

比如在暨南大學念旅遊管理專業研究生的香港學生李玲(化名)認為,由于大家來自五湖四海,想法不一定相同。“有些同學會在小組作業分組時問我們是來自哪裡的,或者是根據我們的口音辨别我們的身份,不過這種情況還是比較少見。”

在内地念書,其實很大的擴充了香港學生們的“朋友圈”。

徐子豪認為,盡管一開始需要适應,但是暨南大學是一個港澳台僑生和内地學生彙聚、融合的地方,他在這裡認識到很多來自不同地方、天南地北的朋友,擴寬了自己的社交圈子,也能夠接觸到、了解到内地不同的文化風情習俗。

“大家有學業上的問題都會相互交流,小組作業也經常一起完成。通過運動和社團活動,也可以認識很多朋友,總體來說還是挺愉快的。”徐子豪說。

黎洋則表示,已經認識了來自不同地區的同學,他們很友好,也願意分享自己的所見所聞,大家相處融洽。

同時,他們對内地大學的教學質量全都“點贊”。徐子豪表示,内地大學的教學質量很不錯,授課的老師挺負責。李玲也表示,内地教學質量挺好的。

除了擴大“朋友圈”,很多來内地上學的香港學生,對未來的設想發生了很多變化,他們大多都願意留在内地工作。

“在内地讀書,其實對我有不同方面的幫助。比如,之前我去找一些在内地發展的香港貿易公司實習。他們會對我在内地實習的經曆很感興趣,對此還給我加了分。後來有機會也在那裡實習了一段時間,甚至跟着他們去了一趟廣交會。”徐子豪說。

他打算畢業後在深圳工作,認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有不同文化融合背景的港澳生應該會有很大的優勢。

黎洋也表示,計劃在内地發展,希望借助中山大學這一廣闊的平台,投身于媒體、教育或文案類的與專業對口的工作。

“感覺在内地可以比較容易找到适合的實習或就業機會,我會優先把握好内地的機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