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被列為最不能觸碰的物品之一,容易讓人産生極強的依賴性,而毒品交易産生的高利潤又讓很多為此不惜铤而走險。但無論是屬于哪一種,無數的案例告訴我們,一旦沾染上毒品,任何後果都是我們不願意看到的,那麼,最厲害的毒品都有哪些?本站将向大家介紹最厲害的十大毒品,遠離毒品,珍惜生命!
海洛因
海洛因,俗稱幾号、白粉、白面、紅雞、白戈珠,一般包括海洛因堿(二乙酰嗎啡)、海洛因鹽(包括鹽酸鹽、硝酸鹽、酒石酸鹽和檸檬酸鹽,但一般指鹽酸鹽)和海洛因鹽水合物。
海洛因是當今世界濫用最為廣泛的毒品,海洛因在所有毒品中,位居毒品犯罪案件首位。被稱為世界毒品之王。被聯合國認定為一級管制毒品,也是中國監控、查禁的最主要毒品之一。
曆史:
1874年,英國倫敦聖瑪莉醫院的化學家萊特(R.Wright),在嗎啡中加入醋酸酐等物質,首次提煉出二乙酸嗎啡,這就是最早合成的海洛因;
1897年,德國拜耳(Bayer)藥廠化學家霍夫曼(FelixHoffmann)将海洛因制成藥物;
1910年起各國取消了海洛因在臨床上的應用;
1912年在荷蘭海牙召開的鴉片問題國際會議上,到會代表一緻贊成管制鴉片、嗎啡和海洛因的販運。
危害:
海洛因過量濫用可引起一系列的中毒症狀,包括瞳孔縮小、脈搏細弱、呼吸深度抑制、心率減慢、血壓下降、皮膚濕冷、體溫降低、昏迷等。
可卡因
可卡因的原料為古柯。古柯為灌木,是美洲大陸的傳統種植作物。古柯堿具有局部麻醉作用,其0.03%水溶液即能麻醉感覺神經末梢。
曆史:
1855年,德國化學家弗裡德裡希首次從古柯葉中提取出麻藥成分;
1859年,奧地利化學家紐曼又精制出更高純度的物質,命名為可卡因(Cocaine),又稱古柯堿;
1985年起成為世界性主要毒品之一,多在美洲和歐洲。
危害:
可卡因對中樞神經系統産生興奮作用,是導緻濫用的重要原因。其對消化系統、免疫系統、心血管系統和泌尿生殖系統都有損傷作用,并且作為劑量依賴性肝毒素,可導緻肝細胞壞死。
甲基苯丙胺
甲基苯丙胺,其原料外觀為純白結晶體,晶瑩剔透,被吸毒、販毒者稱為冰,由于毒性劇烈,被人們稱為冰毒。甲基苯丙胺是在麻黃素化學結構基礎上進行改造的,又被稱為氧麻黃素。
曆史:
20世紀30年代,冰毒被當作藥物銷售,使人們上瘾。
1962年,冰毒首次作為一種違法毒品,被舊金山的摩托車黑幫制造出來,并在美國太平洋沿岸四處分發。
結晶甲基苯丙胺塊,20世紀80年代在夏威夷出現,随後很快便蔓延到美國大陸地區,成為最受歡迎的毒品種類。
危害:
長期濫用可造成慢性中毒、體重下降、消瘦、潰瘍、膿腫、指甲脆化和夜間磨牙。靜脈注射方式濫用者可引起各種感染合并症,包括肝炎、細菌性心内膜炎、敗血症和艾滋病等。高劑量或重複使用産生中毒性精神病,表現有被害妄想、幻覺,多為幻視,也可能出現聽幻覺和觸幻覺。
LSD(麥角酸二乙酰胺)
源于麥角菌,由麥角素半合成。白色結晶體,效力強,服用前須先混合其他的物質,常将液體滴在吸墨紙、方糖、玩具城郵票等傳遞物上。通常會做成注射劑或雪茄。
曆史:
1935年瑞士生化學家從麥角菌中提取了麥角酸;
1943年,把它與另一種物質二乙酸胺混合後得到了LSD,但當時沒有發現它的拟精神作用;同年另一位化學家 Albert Hofmann 在研究其中樞刺激性能時,發現了其具有不同尋常的精神作用;
60年代作為LSD大爆炸的時代,在美國風靡一時。
危害:
LSD産生心理效應的時間可持續8-12小時,它的耐受性發展很快,一般在服用後30-40分鐘内起效,會導緻瞳孔擴大,視力模糊、顔面發紅、頭暈、困倦、心率加快、震顫、共濟失調、生理反射亢進等情況,LSD易發生回閃症狀,在不服用的時候會出現上述某些症狀,持續時間不定,幾秒、幾分、幾天或更久,這種狀态可引起心境變化甚至自殺。
搖頭丸
新型人工合成毒品的一種,一般我們所知道的搖頭丸大多為地下毒品加工廠生産,在毒品市場中非法買賣、流通,主要在娛樂場所中使用,外觀為各種顔色、各種圖案、各種形狀的片劑、丸劑、膠囊。據統計,全世界被查獲的這類藥物的片劑形狀和圖案已達至少數百種。
曆史:
1912年搖頭丸本體成分MDMA出現;
20世紀60年代末有小量的地下加工廠生産,但幾乎沒有發現濫用;
20世紀70年代中期,醫學專家稱之為精神醫療方面的優異藥物;
故在20世紀80年代作為心理治療中的輔助藥物;
20世紀90年代,MDMA濫用加劇,随後成為了21世紀全球範圍濫用最為廣泛的毒品。
危害:
吸食搖頭丸後會導緻心律加快、肌肉緊張、不自主地牙關緊閉、視物模糊、快速眼動、出汗,昏眩、頭痛、精神混亂、性欲亢進、會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身體從增加交感神經興奮性症狀到惡心高熱,播散性血管内凝血,橫紋肌溶解,腎衰竭及緻命的肝髒毒性。即使是中等劑量搖頭丸也會産生心血管功能障礙、黃疸及抽搐。嚴重中毒者可發生脫水、突發性心髒病、彌漫性血管内凝血、肝壞死等。
嗎啡
嗎啡(Morphine,MOP)是鴉片類毒品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鴉片中的含量為4%-21%,平均10%左右,其衍生物鹽酸嗎啡是臨床上常用的麻醉劑,有極強的鎮痛作用,常常會給癌症病人使用,在痛苦的癌症晚期,可以說是癌症病人的救命藥。但其最大缺點是易成瘾,長期吸食者無論從身體上還是心理上都會對嗎啡産生嚴重的依賴性。
曆史:
1806年法國化學家澤爾蒂納首次将其從鴉片中分離出來,并使用希臘夢神Morpheus的名字将其命名為嗎啡;
1950年左右出現了各種全合成方法。
危害:
直接抑制呼吸中樞、抑制咳嗽反射、嚴重呼吸抑制可緻呼吸停止;長期用藥可緻男性第二性征退化,女性閉經、泌乳抑制;瞳孔縮小如針尖狀。
鴉片
鴉片,又叫阿片,俗稱大煙,源于罂粟植物蒴果,其所含主要生物堿是嗎啡因産地不同,呈黑色或褐色,吸食時散發香甜氣味,最初是作為藥用,目前在藥物中仍有應用,主要用于鎮咳、止瀉等。
曆史:
公元前139年,張骞出使西域,鴉片傳到中國;
三國時名醫華佗使用大麻和鴉片作為麻醉劑;
大約1600年代,荷蘭人通過中國台灣把北美印第安人的煙鬥連同煙葉傳入中國,中國開始有吸煙者;
1813年8月5日,中國嚴禁販食鴉片。
危害:
長期使用後停止會發生渴求藥物、不安、流淚、流汗、易怒、發抖、寒戰、厭食、身體卷曲、抽筋等戒斷症;過量使用造成急性中毒,症狀包括昏迷、呼吸抑制、低血壓、瞳孔變小,嚴重的引起呼吸抑止緻人死亡。
大麻
大麻原産于錫金、不丹、印度和中亞細亞,醫學上,經常被用來輔助某些晚期絕症(癌症、艾滋病)的治療,醫生們經常非正式地向病人推薦使用。
曆史:
1936年,美國發行反大麻電影《大麻狂熱》,拉開禁止大麻的序幕;
2013年,意大利政府2013年規定醫藥大麻合法化;
2014年1月1日,美國科羅拉多州作為全美首例,實現了大麻交易的合法化;
2017年7月19日開始,烏拉圭将大麻歸類為合法娛樂商品,民衆可登記後向藥局購買。
危害:
大麻依賴以心理依賴為主,軀體依賴較輕,主要表現為動作反應遲緩,協調運動性操作不能。長期濫用者産生動機缺乏症狀群,表現為始動性不足,人格堕落,道德淪喪。有些病人可産生一過性的抑郁狀态,悲觀厭世,有自殺意念。
PCP(苯環利定)
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抑制、興奮、鎮痛和緻幻作用的精神活性藥物。
危害:
常導緻定向障礙、激越和谵妄構成的急性綜合征。會使人出現幻覺,感覺欣快、溫暖、刺痛、漂浮感及與外界隔絕的甯靜。還可能出現視、聽幻覺,以及體象改變、時空知覺扭曲、妄想和思維形式障礙。不同的劑量會出現不同的症狀,包括高血壓、眼球震顫、共濟失調、構音障礙、做怪相、動作奇怪、出大汗、反射亢進、疼痛反應減退、肌肉強直、高熱、聽覺過敏和癫痫發作。作用消退初期可有自傷或暴力行為。
K粉
氯胺酮,俗稱K仔、K粉、K他命、克他命,在中國台灣,經常被稱為褲子、下面,是一種很危險的精神科藥物(毒品),屬于非鴉片系麻醉科藥物。
曆史:
韋恩州立大學克雷格教授研發;
1962年,派克-戴維斯藥廠開發,作為較安全的麻醉藥,以取代當年副作用大的的天使塵;
70年代,普遍作為精神科藥物及科研對象;
1978年,開始有科學家發表服用氯胺酮後的中毒現象報告;
世紀末,氯胺酮的應用開始變質,它成為了狂野派對及其他類似活動裡常用的迷幻藥物。
危害:
注射氯胺酮後,眼淚、唾液分泌增多,出現植物神經興奮的表現,偶有喉痙攣及氣管痙攣發生,如靜脈給藥劑量過大或注藥速度過快,或複合應用麻醉性鎮痛藥時,則可引起呼吸明顯抑制,甚至呼吸停止。
以上就是小編為你們帶來的關于最厲害十大毒品排名的資料,生命可貴,染上毒品就是一時失足千古恨,遠離毒品,關愛将來,吸毒不僅會耗光你的财産,更會毀掉你的家庭,乃至生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