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風大典#現代水墨人物畫到了當代,在幾代人畫家們的學理探索和創作積累中,形成了現在的新風格,已初具形态,成為一個具有悠久人文傳統又非常年輕有新意的寫意水墨人物畫種。
寫意半身肖像畫,這是生宣紙,半生半熟的那種,畫肖像可盡量打草稿,但在宣紙上可就得小心,以免劃壞紙,因為紙質太簿,用半幹的中鋒線條畫臉部輪廓,五官,再深入刻畫五官準确,濃淡墨畫頭發,多用側鋒,注意虛實,留出筆痕,
在用墨上有焦,幹濕,濃淡,白等變化的表現,
使用中鋒線條實而不圓滑,每條線折繼而連貫,實中帶虛,中國畫以線條為主,作畫的線有力度,這幅作品第一步驟頭像中鋒線條勾勒既畢,第二步驟就可以稍事淡墨渲染,要以較淡較濕的墨染五官之凹陷處面,宜運用水份,筆肚添加水筆尖含淡墨,亦可稍加渲染,從淡到深,以少至多,水墨染處不必留出筆迹,隻可深淡,虛實等變化,故用墨宜濕不宜幹,為水墨畫也。
現在第三步驟是作品要設色,水墨畫通常是墨迹為主,而色彩隻是輔助作用,較少用色,但水墨肖像畫又是肖像,對于頭像部分就會深入細緻一些,上色前把宣紙打濕,第一層底色用淡大紅色染完後水份未幹,再用膚色朱磦,赭石色,胭脂色再次渲染臉部,人物畫還有性别,年齡,要考慮進去,這些都會使人的皮膚顔色有差異的,要根據對象的膚色而使用色彩,而這幅作品還應層層加染,從淡到深,從平面到有層次,人物肖像明暗關系上留出高光部,
寫意水墨人物肖像畫追求的是一種似也不似的意境,但肖像畫第一是像,雖然着重形體的構型,但更是注重内在的神韻,在繪畫上對于人物神情的細緻入微觀察是十分重要,捉捕人物某個傳神點,再融入到畫作中,畫入盡圖中來,從而給人一種清新優雅之美感,可使得作品中人物形象十分耐看。
作品染第一層底色後,再繼續創造人物肖像的膚色,在日光照射下,自然界的色彩是極為豐富的,可以說豐富多彩,而在晚上,伸手不見五指,根本見不到顔色,所以隻有光才能看見有顔色,在繪畫中,色彩的表現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可以與形體結構造型藝術的兩大要素,是繪畫創作美術設計的必備品,繼續渲染完臉部膚色,再用朱磦色,淡紅色,赭石,胭脂色調出膚色,兩種顔色的混合是間色,而間色再混合一種顔色是複色,色彩混合次數多就會越複雜,色相就會越暗,就沒有光澤,所以人物頭像的暗面,就要少用厚色,在原有的膚色基礎上,人物肖像的立體感的表現,就是對形體的高,寬,深三度空間全面深化描繪,着重表現物體的質感,量感,而這種深入刻畫是靠明暗調子,和透視關系,由于人物形體受到光線的作用,就會有明喑調子。
人物神情上的生動,深入刻畫細緻,這幅作品再加工渲染出暗面色彩的厚度,人物肖像半身像整體也得考慮完成,因幹人物穿的衣服是冬裝,牛仔褲上衣是比較厚的,可中鋒線條勾勒,粗細兼用,側鋒濃淡墨幹筆畫出牛仔褲質量感,幹後再用淡墨加水運用,分層次渲染,墨要具五色彩,焦,幹濕,濃淡,還有虛實,遠近的處理關系。
人物肖像整體完成後,還要整理一下,檢查整體是否完成了統一,看看整幅畫是否抓住了對象的形象,神情氣韻,色彩對比度,留有筆痕,墨迹的焦,幹濕,濃淡,水墨的滲化效果的本質特征。人物肖像膚色有些部位有微妙的區别,人物臉型豐滿,皺紋少,耳根的暗面可用少許花青渲染出層次,頭發的寸頭再補濃墨。墨色的變化,筆墨與筆法的表現,能做到形神兼備更好。
郭豐演作品,勞模獲得者勞向先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