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從北京電影學院畢業後,“今天拍完了這部戲,明天就要進另一個劇組”,苗圃因此有“拼命三郎”之稱。最長的一次休息,她也就給自己放了半個月的假。那是在拍完《櫻桃》之後,她“腦子裡全是櫻桃,進入不了另一個人物”。
她說自己是笨人,“拍完每一個戲後往外跳都很難,就像你正在溫暖的河裡遊着,突然被拉到冰天雪地的岸上。然後你就得重新調整自己,把這扇門關上,再打開另一扇。這個過程讓人痛苦。”
苗圃覺得自己能走到今天靠的是堅持,而能堅持是因為“喜歡這件事,做這件事的過程中能得到快感”。
電影《櫻桃》由一個真實故事改編。苗圃扮演的智障母親櫻桃,一心呵護撿回來的女兒紅紅。因為家裡窮,丈夫将紅紅送人,櫻桃拼命去找了回來。紅紅上學後櫻桃去學校看她,遭到學生們嘲笑。紅紅怨恨起自己有這樣一個智障母親。後來,為給女兒摘櫻桃,櫻桃不慎掉入河中淹死。悲痛中紅紅理解了櫻桃偉大的母愛。
櫻桃有張髒兮兮、傻呵呵的臉,常穿一件沾滿油漬的衣服,趿拉着露腳趾的鞋,手指天生就不能伸直。很多人看電影時沒認出櫻桃的扮演者是苗圃。
為了演好櫻桃,苗圃做了半年功課。劇組還特意找了一個智障的人整天跟着她,讓她觀察那人的狀态。但苗圃特别抵觸,“如果她在這邊坐,我就會坐到另一邊。我不想去模仿某個人。”做了那麼多準備,在攝影機前的那一刻,她覺得自己需要忘掉所有東西,忘掉表演。
“對我來說,櫻桃這樣的角色,一生都不可能再有第二次。”苗圃說這是她演過的最為掙紮的一個角色。那70天的拍攝過程,“痛苦到很難用語言去形容”。
“剛接到本子那會兒我很有信心,也很有塑造人物的沖動。可當我真的開始琢磨要怎麼表達時,我發現我幾乎完全不能理解她,非常痛苦。她是另一個世界的人。她的人生觀念、她的态度,跟我完全不同。那個角色是需要我扔掉自己的。”
開拍的頭3天,苗圃覺得自己根本找不到狀态,就跟制片人說:“我退錢走人吧。”她确實不知道該怎麼演了。制片人趕緊停了她的戲,讓她去歇一下。
苗圃歇了10天,每天什麼都不想,隻做一件事:穿着背心短褲,洗完臉後什麼護膚品都不用,在村頭的一個房頂上曬太陽,每天都曬到暈暈的。
10天之後重新拍攝,苗圃沉浸在一個人的世界裡。那段時間,電話電腦都不用,她沒戲的時候,劇組的人幾乎聽不到她的聲音。“不是沉浸在角色中,那會死掉的,我隻是盡可能往外釋放,讓自己落下來,歸零。”
最後這部電影為她赢得了衆多的好評。
苗圃平時不看自己演的戲,“看的話,一般都是在挑毛病,根本沒法兒看下去。”有時别人告訴她電視裡正在播她主演的片子,她就看一眼,“發現原來我那時是這個樣子的,有種親切感,好像是在看自己的孩子。現在教育三台在重播《五月槐花香》,以前我覺得不好看的戲,現在都覺得特好看。”
她飾演的角色風格迥異:電影《高興》裡的“破爛王”、電視劇《走西口》裡剛烈潑辣、敢愛敢恨的村姑豆花、央視八套黃金時段熱播的電視劇《中國維和警察》裡的警察周婧。苗圃說,“我經常跟自己打架,不知道該把哪個自己逼出來。所以大家可以在銀幕上、屏幕上看到不一樣的我。”
從大二開始,她就以平均每年3部電視劇的速度出現在觀衆眼前,事實上她并不喜歡這樣的狀态:“電視劇是一個體力活,消磨了演員的表演欲。所以我有點怕自己總是浸在電視劇裡。我想更多嘗試大銀幕,讓它給我帶來新刺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