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古代人計時間的方法有哪些

古代人計時間的方法有哪些

科技 更新时间:2024-06-26 14:17:28

  許多古典小說中在形容時間上都曾提到一炷香的工夫,可見,以燃香來計時是古人最常用的計時方法之一。據說,這個概念起源于僧人打坐,這種計時方法很方便,不受白天黑夜的限制,而且香制作方法簡單,攜帶方便,還能營造氣氛。古時的香多為手工制作,但并不是可以随便做的,也有一定的标準,一炷香燃盡約為半個時辰,即現在的一小時。

  在文學作品中,我們還常見到古人喜歡說一袋煙的工夫、一杯茶的工夫,它們所指的時間一袋煙大約5-10分鐘,一杯茶大約15~20分鐘,這些計算時間的方法所表示的都是約數。

  在周代時,漏壺計時器已問世。儀器上面是一個漏水壺,下置盛水箱,插着竹箭,箭杆上刻有時辰刻度。因漏壺中的水定量均勻地往下滴漏,水箱中水位逐漸升高,水面所對的刻度就表示着時間。我們現在所說的銅壺滴漏就是這種計時工具。漢代的日畧,隋代的鐘車、漏車、鼓車,唐代的水運渾天銅儀都是可以移動的報時器。

  元代科學家郭守敬所制大明殿燈漏更為複雜,自動化程度更高。到清朝時,西方以發條為動力的機械鐘表制造法傳人中國,原來的計時工具就相繼被取代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