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弟子規》原名《訓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間的秀才李毓秀,根據孔子在《論語》中“學而篇“ 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文義,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編纂而成。
2、《弟子規》除總序外,分為“入則孝、出則悌、謹、信、泛愛衆、親仁、餘力學文”七個部分。列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當恪守的守則規範。後來賈存仁将其修訂改編并改名為《弟子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