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訪者:劉怡律師
采訪撰稿:容容、梓馨、文靜
責編:代代、賽琳
“不留下來的,可以退群了。”
這是微信群中突然蹦出來的一條信息。如果微信群成員在當天18點之前沒有退群,就視為,這些人,将要一起,在上海灘創辦一家律所。
做律師,創辦自己的律所,一般會被視為,案源創收和能力實力都不錯的标志。但,當時的我們并未到這個外人看來的一般線,還沒到那個份上。
群裡領頭的是老楊,他自己創辦的這家個人所,想改制成為合夥所,他心裡也沒底,到底會有多少人選擇留下,多少人會退群。
所以,他采取了這個「不舉手反對,即表示同意」的默認操作,來緩解自己的沒底。
我和我的先生,都是律師,也都在這個群裡,也沒底:
我不清楚自己是否有創業的能力?不知道平台将走向何方?也不知道創業要投資多少錢?創業路上會遇到多少的困難?不管多大困難,相信都會有解決方案。
要不要,搏一把?
在截止日前,每隔一會,我就會去刷這個群,看還剩幾個人,把群裡繼續待着的這幾個人的名單,翻來覆去地看了不知道多少遍,直到,過了18點,塵埃落地。
我遇到了一群很好的人,這群人很不錯,這個創業種子也很不錯。
那麼,我,就應該去做這件事。
容易的事交給行動,困難的事交給時間。現在,7年多過去了,回看這個合夥建所的曆史時刻,總共9個人選擇了一起合夥建所,這段路程中,有3位相繼離開了團隊,我們6個人,還繼續着。
律所,磕磕碰碰下發展到了近百人的規模,我的創收也屢屢創下執業生涯的新高,這是7年多前,我想都不敢想的成果。
律所七周年慶典
01讀書改變命運,碩士畢業後我直奔上海做律師我生在物質條件有限的農村,小時候拾親戚們的舊衣服,才有的穿。
左二,格子襯衣短發的這位就是我
雖然物質貧乏,但教育并沒有缺席。秉持讀書改變命運的樸素觀念,父母傾其所有把我們從農村帶到了縣城,送進了學校,将我們推向了更廣闊的世界。
家裡經濟很緊張,三個孩子又都是大學生,我靠勤工儉學讀完了本科。
我跟家裡說,想考研究生。家裡說,可能供不了我繼續讀研了。沒有其他的途徑,我唯有努力學習,刷高成績排名,争取讀研公費生的名額。
好在,我争取到了,在海南大學一口氣讀了七年法學,直到碩士畢業。
我是第二排左四,讀研期間,我的論文榮獲海南省地方立法研讨會第一名,是當時入選的最年輕作者
讀書的時候因為成績還不錯,我有機會出去學習交流,去過了北京、廣州。北上廣三座城市中,我唯獨沒有去過上海。
抱着對上海的好奇和期待,畢業時,我直接從海南來了上海,尋找機會。為了追求心中那份樸素的自由感和正義感,我選擇了去做律師,去了那時上海本土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律師事務所——上海市錦天城律師事務所。
1.1從法學生到律師,一切從零開始經過筆試、面試和試用期的層層考驗,我最終成為了那一批面試者中唯一留下來的幸運兒。
在這裡,我一待,就将近5年。
初入職場的我
我在的團隊主要做建築房地産,這5年正好趕上中國建築房地産蓬勃發展的好時候,我們做了上海灘很多重大的建築房地産項目以及一些全國的項目。
初入職場,我深刻地體驗到,讀書的時候拿90分掌握的一堆理論知識,在實務操作中,是用不上的,甚至,是完全不一樣的。
我剛進入律所沒多久的時候,老闆讓我起草一份《股權轉讓協議》,客戶正在會議室等着要。我隻能硬着頭皮上,寫好後立刻把文件拿去給老闆。但老闆和客戶聊完回來非常生氣,因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基準日”條款我沒有寫進去。
可我根本就沒有“基準日”這個概念,更想不到這個條款。
那一刻我就意識到,哪怕我司法考試考了448分,全校第一,但我還是不熟悉律師實務。
我在法學生時代所有的優秀和成績,在踏入律師這個行業後,都被推翻了。
想清楚自己的實力差距後,我很快将心态歸零,一切從零開始。
我花比别人更多的時間,幹更多的活,更認真地對待工作,每份工作做完後,逼自己複盤。就這樣,很快,我改過的文件、經辦的項目,老闆就都很放心了,不用再過多檢查。
當時的老闆是一位建築房地産領域的大咖博士,他可以在很短的時間裡發現文件中的關鍵問題,甚至是,錯别字、标點符号的問題;他還能敏銳地發現客戶需求,給客戶提供最佳的項目操作方案和策略,相當厲害。
我很敬佩他,也想成為這樣專業過硬、給客戶高價值的人,于是,我就默默地以此作為工作标準來要求、訓練自己。
經過了十多年的訓練,我覺得我現在算是擁有了這樣的一種高效的判斷力、敏銳的識别力和高價值的輸出力。
我非常感謝在錦天城這樣的規模化大所中得到的系統化培養和訓練。濃厚的專業氛圍、大量的項目經驗積累、訓練有素的團隊協同作戰,讓我養成了很好的職業習慣。
在這裡,我基本上熟悉了建築房地産的全流程法律服務,從一級開發、二級開發,到收購兼并、重大商業訴訟。後期,從建築房地産轉型到金融相關業務,做信托、投融資和私募,對從建築房地産衍生出的與金融相關的投融資業務,也能自如應對。
大量項目和案件的曆練,給我打下了紮實的專業能力基礎,也成為了我的底氣。
1.231 歲的那年,我覺得我必須走出來在陸家嘴那個寸土寸金的地方,大家每天踩着高跟鞋、端着杯咖啡上班。
我其實喝不來咖啡的,但咖啡又是大家人情往來的伴手禮,價格也不便宜。當年在陸家嘴吃一頓飯,最便宜也要15塊錢,還隻有一碗米飯、一個青菜、幾片肉。
要知道,在學校讀書的時候,一天也花不了15塊。
我還接觸到了很多華政複旦、美國英國歐洲留學回來的優秀同事,他們那麼優秀,那麼光鮮,又都那麼帥氣美麗。
像我這樣,從非常普通的家庭出來的女孩,對其向往又羨慕。交往中,他們也會對我的背景有些驚訝,覺得我從那麼小的地方來,竟然還擠進了上海的一流大所,在上海站穩了腳跟。
這對我來說,沖擊很大。
我能看到,在我的努力和付出下,能獲得什麼樣的未來——我非常非常努力,應該能成為一個優秀的法律匠人,或者說,法律工人。
在錦天城這樣一個老牌大所,除足夠努力之外,還需擁有足夠的資源和業務、情商和智商、朋友和貴人,才有可能成為其中的TOP佼佼者。
我隻是一個普通學校畢業的,普通家庭出來的普通女孩子,即便我很努力,也很難成為TOP之一。
如果一直沒有突破的話,30 歲之後我可能會慢慢地走向一個下坡路。比如:相夫教子,節衣縮食,在上海買個小房子,過着還算可以的工薪生活。
而這,也許還是樂觀預計下的未來。
我能實現的價值,無論是個人的、家庭的,或者家族的,行業的以及社會價值,都太有限了。
這不是我想要的。人生要走上坡路,即使它并不容易。
31 歲的時候,我開始思考另一種生命狀态。行動才能成功,擔心猶豫隻會失去。
想過去讀書來解決眼前的狀況,就報考了華東政法大學的經濟法學博士,隻招一個人,筆試過了,面試沒過。
我又開始尋求新的出路,找尋自己想要的餘生狀态。
但是,還可以走到哪裡去呢?
我隻知道,自己真的需要改變。
我必須走出來,要麼成為一名獨立律師,要麼去找到一群人,做一個自己能做主的平台。
機緣巧合,我遇到了申同所的創始人楊林兵律師。
02從大律所小律師,到小律所創始合夥人當時的申同辦公室,隻有不到300平米,在一個商住兩用的樓裡,有人居住、有人做飯、電梯還黑乎乎的,跟光鮮亮麗,位于頂級寫字樓且占地幾千平的錦天城形成了鮮明對比。
初來申同的我
聊了半個多小時,我就決定了加入申同。
楊林兵律師說:“我這麼一個普通的律師都能做到,你肯定也可以。你接受了7年系統性的法學教育,科班出身,更有優勢,你很年輕,未來可期。”
就這樣,我的信心得到了極大鼓舞,從前東家離職後,直接加入到了未滿八個月的申同所,也就有了文章開頭合夥建所的那一幕。
2.1從沒有案源能力到創收名列前茅時間的力量,足以讓水滴石穿;默默地成長,終将驚豔所有人。
申同是沒有授薪律師的,剛到申同,我也是以獨立律師的角色加入。從一個授薪律師到獨立律師,這個緩沖階段還是很不容易的。
到申同獨立接的第一個案子是離婚案件,收了 8000 塊律師費,在那一年剛獨立的4個月裡,總共隻簽到了8萬塊的案子。
這個情況,讓我深深感受到:雖然我在航母大所工作多年,一身武藝超群,卻無處施展,沒有用武之地。
有段時間,我掉入了強烈的心理落差。扪心自問,我還能堅持下去嗎?獨立律師真的可以做到嗎?我的理想抱負終可以實現嗎?内心深處不斷湧現的老楊的那句話“我這麼一個普通的律師都能做到,你肯定也可以”,這激發了我一發不可收拾的鬥志,并越挫越勇,越做越好。
我想過很多方法去拓展自己的案源,像那種印刷自己的名片、附上自己的介紹信,往車上塞名片的,希望别人來打電話咨詢自己的事,我也做過。
想想,這和大街上發傳單一樣。但我臉皮薄,不好意思直接發名片,就給停下的車塞名片,如果被車主看到了,我是真的隻想鑽地洞了。
這種方法,不說多有效,但是,确實反映了當時自己剛獨立,沒有案源的窘迫。這樣的方式,給我帶來了三五個案件,一共幾十萬元的創收。
後來,在網上看到大家讨論在法院門口擺地攤的律師,我也會想起自己當年塞名片、“掃”小區的事。
剛獨立,真的不容易。
現在,經過這麼多年的摸爬滾打,堅持“人在哪裡,案源就在哪裡”的樸素道理,秉承“為客戶創造價值好”的專業操守,我赢得了衆多客戶的認可和信賴,我的創收在所裡也已是名列前茅。
也因為經曆過獨立初期的案源窘迫,在自己建所後,我決心,一定要給青年獨立律師,充足的所内合作案源,幫他們度過窘迫,讓他們更堅定地相信做律師,不僅可以維護正義,也可以活得體面。
2.2從獨立律師到管理合夥人在慢慢地摸索中,為了吸引更多的人才,申同開始改制,從個人所轉變為合夥制律所,我也選擇了留下來,成為申同律師事務所的創始合夥人之一。
最初的9位創始合夥人
在申同的7年多時間裡,我幾乎參與了建設申同的所有工作,比如籌備改制、建章立制、組織治理、人才引進和培養、文化建設、薪酬管理、專業建設、業務管理、質量管理、财務管理、黨團建設、品牌建設......
在這個過程中,困難也是很多的。
在申同的前五年,應該是我最艱難的時期。因為壓力實在是太大了,沒忍住,我在合夥人會議上還哭過兩次......
為滿足家庭對我的期待,為兌現平台對我的承諾,為實現自己的理想,我懷着孕看辦公樓搞裝修外地出差做業務。就像長征一樣,大部隊要走,就必須得跟上,原地不動,隻會掉隊。
可要跟上大部隊,也必須付出代價。因為平台的發展,不會隻為等你一個人。
懷孕、生孩子與創業同步的那幾年,我睡不好。開會的時候,其他合夥人總開玩笑說:“劉怡,你眼睛能睜開一點嗎?”。
為了兼顧家庭和事業,我帶着孩子來開合夥人會議。創始人老楊評價我“從來不找借口”。
帶着孩子來開會的我
創業确實很不容易,除了努力賺錢過上體面的生活,我們一直在堅守的,就是踐行我們的幸福文化,讓大家能夠快樂地工作,幸福地生活。
我們選擇的不僅是一份職業,而是我們的餘生活法;我們不僅是在經營一個律所,更是在摸索一群人餘生的活法。
和律所同事打球的我
生命不僅僅是任務,還是使命。
年近不惑,我開始做減法,把有限的精力集中在更重要的事和更重要的人上,盡可能地去做那些必須我做,非我做不可的事,努力提高心性,磨練靈魂,期許内在豐盈,外在富足。
正如,愛自己,是終身浪漫的開始。
現在回頭來看,我突然覺得我們這幾年做得還挺不錯的,上海 1800 家律師事務所中,我們申同所已經排到 60 位了。
我當選申同第三屆管委會主任
我們所有的合夥人都還要去讀書,6 位權益合夥人在 45 歲前全部要博士畢業,我已幸運通過了工商管理博士的面試。不久,我将再出發,去深造。
我們還設立了申同公益基金,把收入盈餘攢起來,這幾年已經攢了一筆不小的數字。
而這些基金在未來會用來做公益、助學、作為律所的發展儲備金......
期待我們現在做的事情,可以幫助到更多的人。
結語我是劉怡,農民爸媽的女兒,兩個孩子的媽媽,一位男律師的妻子,一家律所的創始合夥人,一位公益助學人。
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
認識你,很開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