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針床法。這種方法由帶有彈簧的探針連接到電路闆上的每一個檢測點。彈簧使每個探針具有100 - 200g 的壓力,以保證每個檢測點接觸良好,這樣的探針排列在一起被稱為針床。在檢測軟件的控制下,可以對檢測點和檢測信号進行編程,檢測者可以獲知所有測試點的信息。實際上隻有那些需要測試的測試點的探針是安裝了的。盡管使用針床測試法可能同時在電路闆的兩面進行檢測,當設計電路闆時,還是應該使所有的檢測點在電路闆的焊接面。針床測試儀設備昂貴,且很難維修。針頭依據其具體應用選不同排列的探針。
2、觀測。電路闆體積小,結構複雜,因此對電路闆的觀察也必須用到專業的觀測儀器。一般的,我們采用便攜式視頻顯微鏡來觀察電路闆的結構,通過視頻顯微攝像頭,可以清晰從顯微鏡看到非常直觀的電路闆的顯微結構。通過這種方式,比較容易進行電路闆的設計和檢測。
3、飛針測試。飛針測試儀不依賴于安裝在夾具或支架上的插腳圖案。基于這種系統,兩個或更多的探針安裝在x-y 平面上可自由移動的微小磁頭上,測試點由CADI Gerber 數據直接控制。雙探針能在彼此相距4mil 的範圍内移動。探針能夠獨立地移動,并且沒有真正的限定它們彼此靠近的程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