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原因
太平天國革命是中國曆史上規模最大的農民革命,從1851年起共堅持了14年,勢力擴展到17省,有力地打擊了清王朝的封建統治和外國的侵略,促進了封建社會的崩潰,阻止了中國殖民化的進程,在中國曆史上留下極其重要的一頁,但是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教訓同樣是非常深刻的。
這場由千百萬群衆參加的偉大戰争,由于領導集團政治上過早的封建化,組織上不能始終保持領導核心的團結,軍事上戰略決策一再失誤,以及外交上缺乏經驗,太平天國所鼓吹的“同教一家”,使其領導人沒有真正認識到列強的實質,最後遭到内外鎮壓,陷于失敗。
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原因中最重要的一點是因為起義帶有舊式農民戰争的烙印,農民階級的分散性、守舊性,以及眼光短淺等毛病,在太平軍中都有突出表現。許多太平軍将士參加革命都是出于生活所迫,希望改變貧窮落後的經濟地位,這和舊式農民起義者的動機是一緻的。
由于曆史和階級的局限,政權形式一經沿着封建政權的軌道走下去,性質就變了,領導人的思想就變了,對革命事業就失去了支撐的力量。洪秀全則在建都南京之後,仍然依賴拜上帝教,教權就成了争權奪利的工具,神權左右皇權導緻核心矛盾。
三、過早定都喪失鬥志
太平軍攻克南京後楊秀清率文武百官迎洪秀全入城,遂決定建都于南京,并改南京為天京,過早建都喪失銳氣。建都天京之所以是失策的,是因清政府還未推翻,革命的曆程正急速地向前發展之時,突然停止了腳步,這就給清廷留下極大的喘息機會。
清軍在驚魂稍定之後重整旗鼓,很快在南京城外紮下了江南大營,使太平軍的作戰部署不得不以護衛天京安全作為主要任務。太平軍戰略上由主動進攻轉為被動防禦。太平天國的領袖們,由于貪圖安逸而逐漸喪失了革命銳志。
四、腐敗問題嚴重
腐敗從根本上動搖了太平天國政權的根基。太平天國的腐敗是和建都天京同時産生的。盡管洪秀全曾經提出要建立一個沒有以強淩弱、爾虞我詐的公平世界,鼓吹凡天下男人皆兄弟、天下女子皆姊妹的平等思想,但他這些從西方基督教教義中撿來的貨色,在洪秀全思想中沒有深化,也沒有消化。
楊秀清是農民起義領袖有眼光的,不論是指揮戰争,還是組織政府,他都有許多建樹,為太平天國立下了不朽功勳。但是建都南京後,楊秀清的封建特權惡性膨脹。一到南京,他就建起了高大的王府,三年多的時間,從不出南京城一步,但在城裡則為統治一切的全權主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