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風華正茂?成語故事:笑容可掬【原文】,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成語故事風華正茂?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成語故事:笑容可掬
【原文】
孔明分撥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縣搬運糧草。忽然十餘次飛馬報到,說:“司馬懿引大軍十五萬,望西城蜂擁而來!”時孔明身邊并無大将,隻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軍,已分一半先運糧草去了,隻剩二千五百軍在城中。衆官聽得這個消息,盡皆失色。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塵土沖天,魏兵分兩路望西城縣殺來。孔明傳令,教将旌旗盡皆藏匿;諸将各守城鋪,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聲言語者,立斬;大開四門,每一門上用二十軍士,扮作百姓,灑掃街道,如魏兵到時,不可擅動,吾自有計。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于城上敵樓前,憑欄而坐,焚香操琴。卻說司馬懿(1)前軍哨(2)到城下,見了如此模樣,皆不敢進,急報與司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軍,自飛馬遠遠望之。果見孔明(3)坐于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4)。左有一童子,手捧寶劍;右有一童子,手執麈尾。城門内外,有二十餘百姓,低頭灑掃,傍若無人。懿看畢大疑,便到中軍,教後軍作前軍,前軍作後軍,望北山路而退。
(《三國演義.第九五回》)
【注釋】
(1)司馬懿:西元179~251,字仲達,三國魏溫縣人。有雄才,多權變,文帝甚親重之,屢出師與蜀相諸葛亮相抗,使亮不能得志于中原,後以丞相執國政。其孫司馬炎終篡魏稱帝,建立晉朝,追尊為宣帝。
(2)軍哨:軍隊中偵察巡邏的警戒人員,通常配置于主力部隊之前,負責偵察敵情。
(3)孔明:諸葛亮(西元181~234)字孔明,三國蜀漢琅玡郡陽都人(今山東省沂水縣)。避亂荊州,劉備三訪其廬乃出。為人足智多謀,忠心耿耿。曾敗曹操于赤壁,佐定益州,使蜀與魏、吳成鼎足之勢。劉備殁,輔助後主劉禅,封武鄉侯。志在攻魏以複中原,乃東和孫權,南平孟獲,與魏長期争戰,後鞠躬盡瘁,卒于軍中,谥号忠武。著有《諸葛武侯集》。
(4)焚香操琴:燒香彈琴,形容悠閑自若的樣子。
【故事闡述】
三國時,蜀、魏交戰,蜀相諸葛亮得知魏國任用司馬懿為将帥,于是派兵駐守街亭要地。諸葛亮再三叮咛統領的馬谡要靠山近水紮營,并且命令王平跟随輔佐。但是馬谡剛愎自用,不聽王平勸谏,竟紮營于山頂,所以被魏将張郃所敗,以緻街亭失守。
諸葛亮一得知敗戰的消息,馬上将城中的大軍分成幾批,有的前往營救,有的到後方準備糧草,城中士兵隻餘二千五百名左右。此時,司馬懿卻率領十五萬大軍前來攻城,蜀國的官員無不驚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由于諸葛亮了解司馬懿為人謹慎,所以故布疑陣,傳令士兵将城上旌旗全部隐藏,并将城門大開,每個城門隻派二十名士兵扮成百姓,在那灑掃街道。諸葛亮自己則是梳洗一番,帶着兩個随侍的小童仆,在城牆上彈琴,一付從容不迫的樣子。魏國前鋒來到城下,看到這樣的景象,覺得事有可疑,不敢再前進,趕緊回報司馬懿。司馬懿不信,自己騎着快馬到城前眺望。一看之下,果然不假,諸葛亮高坐城樓之上,笑容滿面地彈琴,左右各站一個小童,一個手捧寶劍,一個拿着拂塵驅趕蚊蠅。城内百姓則是低頭灑掃,完全沒有禍到臨頭的驚慌。司馬懿見狀,以為必有詐,城内或許有伏兵,于是決定暫且退兵。
諸葛亮知道司馬懿一定還會整軍再來攻,所以趕緊帶着全城百姓與軍士,棄守西城,退入漢中。他在這場交戰中,不費一兵一卒便能以智退兵,那一派悠閑潇灑、處變不驚的風範,足以讓後世景仰不已。
“笑容可掬”的“掬”是用兩手捧取的意思。臉上笑容多到似乎可以用手捧取,也就是笑容滿溢,所以“笑容可掬”是用來形容笑容滿面的樣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