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多年前,春秋時期,孔子的祖先是宋國貴族,孔子祖先家族沒落後,來到魯國。孔子于公元前551年出生在魯國,他的父親是叔梁纥(hé),母親是顔征在。
看到上一段,明眼人會反應出來:孔子,父親是叔梁纥?怎麼不是同一姓?
這是因為,春秋時期,即便是同一家族、同一血脈的人,稱呼起來也不一樣。詳細來看: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孔子的父親叔梁纥,子姓,孔氏,名纥,字叔梁。或者說:孔丘是用孔氏加上名,叔梁纥是字加上名。
姓、氏,有什麼聯系和區别?先秦時期,姓和氏,都是血緣親屬組織,但也有以姓為氏。氏可以有多種來源,即氏名來源多樣化,也有用官職或居住的地方為氏名。還有特定情況:女子出嫁前與其父同氏,出嫁後既可以與其夫同氏,也可以同原先、與其父同氏。到了秦漢及之後,姓和氏逐步融為一體。姓和氏之外的名和字,則可以根據許多不同情況來起名字。孔丘和叔梁纥,有其自身及相關家族的一些經曆,所以這樣用姓氏、起名字。
叔梁纥和孔子的父子經曆如下:叔梁纥孔武有力,他原先有正妻、也有妾,他和正妻隻生有九個女兒,叔梁纥和妾生有一子,名叫孟皮,孟皮有點足部殘疾,依照當時禮儀、孟皮不宜繼承叔梁纥血脈正支。後來,叔梁纥與孔子的母親顔征在成婚,顔征在生孔子之前,曾經到尼丘山(山名)祈禱,後來生下了孔子。孔子是庶出,但繼承叔梁纥血脈正支,因為孔子有一個同父異母兄長孟皮,所以世人也常常對孔子稱呼:孔老二。
孔子生下來,排行老二(叫做仲)。孔子天生頭頂比較奇特——頭頂中間略微低于頭頂四周,又因為孔子出生在尼丘山一帶地區,尼丘山的山頂也是中間低于四周,于是,孔子的名字:名丘,字仲尼。
孔子叫孔丘了,尼丘山反而避諱孔子的名、被改名,叫做尼山。
如果沒有孔子,尼丘山不必被改名。
如果沒有孔子,尼山也不會成名。
孔子對父親叔梁纥幾乎沒有記憶,這是因為:孔子三歲時,他的父親去世;到了孔子十七歲時,他的母親也去世了。早年的孔子,不幸失去雙親,隻能由自己承擔起家族的重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