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經典港樂回憶

經典港樂回憶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4 08:52:40

我知道第二期「聲生不息」會唱《花火》,可還是沒想到是“克舟求健” ( 李克勤、李健) 二人組串燒了梁詠琪詞曲并演唱的廣東話和普通話兩個版本《花火》。

同樣沒想到的是,第一期節目播出後,最出圈的竟然是 Gigi 炎明憙——于是,在第二期節目裡,兩個 Gigi 就這樣在舞台上完成了有趣的“同台”,咁勇!

如題目提到,在我們 80 後的心中,你提到港樂圈的 Gigi, 我們不會第一時間關聯到炎明憙,而是梁詠琪——那個始終在港圈不算“頂流”,但更因為諸多國語歌被傳唱而成為一代 80 後年代記憶的玉女歌手

那麼在中國香港本土的“頂流”女歌手是誰呢?

從曆年香港頒獎禮來看,梅豔芳、葉倩文、林憶蓮、王菲、鄭秀文、陳慧琳、楊千嬅再到容祖兒都是,唯獨梁詠琪,香港四大頒獎禮的“最佳”、“最受歡迎女歌手”相關金獎都沒拿到過。

經典港樂回憶(淺話港樂二三事)1

當然,通過《花火》這首歌,梁詠琪的身上還至少可以有一個名為 #唱作人的 Tag.

圍繞《花火》這首歌,Gigi 還有兩張很厲害的專輯,即使過去了二十多年,仍值得回味:一張是廣東專輯《花火》,另一張是國語專輯《Amour》。

這兩張專輯分别在香港和台灣完成,理論上,企劃應該是兩地各自的唱片公司工作人員在做。

但妙就妙在,這兩張發行間隔不到三個月的專輯,之間有着強烈的關聯感,像是企劃一開始就構思好了上下集,再逐一在香港與台灣分别執行了一樣。

最具有儀式感的一件事,就是在先發行的廣東專輯《花火》結尾,同名單曲做了完美收尾,到三個月後發行《Amour》專輯,國語版《花火》又再成為專輯開場曲,這樣的曲序編排很見心思,現在再看看,花火的生命不隻短暫閃光一瞬間,還可以持續三個月,甚至二十年,更久、更遠。

《花火》這首歌的誕生和梁詠琪一段情感經曆有關,大家感興趣可以去查到很多那一段“雙琪奪面”的報道及八卦,此處不多講,還是講音樂吧。

經典港樂回憶(淺話港樂二三事)2

梁詠琪在曆經過 1999 年的感情波折與事業低谷後,2000 底再重出香港樂壇,帶着自己詞曲創作的《花火》,一方面确實有重新樹立起她全新的唱作人人設;另一方面,關于聽衆群體是不是能接受這樣一個全新的她,當時對于公司和市場而言,都帶着大大問号。

所以當時公司先派去電台投石問路的歌是《花火》專輯的第一首《煙霧彌漫》,Eric Kwok ( 郭偉亮) 的創作,也是一首溫暖的歌,在臨近 2000 年聖誕給人聽到,十分應景。

《花火》是梁詠琪在當時出道五年正式發表的第一首詞曲全創作 (《花火》之前她有填詞過一些歌),卻一點都不生澀,自彈自唱的鋼琴聲與 Gigi 薄紗感的嗓音契合度蠻高,整首歌精緻、精細、短短三分鐘自然流暢又傳遞出撫慰人心的力量,從旋律到歌詞,都是梁詠琪親身經曆後世态炎涼後的真實心聲,流露出了強大的音樂生命力,傳唱至今。

經典港樂回憶(淺話港樂二三事)3

到 2001 年 3 月《花火》國語版發行,詞意沒太大改,隻是照顧不同語言發音的習慣,在文字上做了微調而已,所以同樣有撫慰到很多聽衆的心。

到這兩年,《花火》專輯中不僅同名單曲依然在被傳唱,專輯另一首《灰姑娘》這些年通過短視頻的翻唱和傳播,回溫出不輸主打歌的生命力。

《灰姑娘》的曲作者陳輝陽生于中國澳門,在 2000 年前後的香港樂壇,因為巧妙融合了古典樂和傳統流行樂之間的平衡點,而創作并流傳出了一系列優質的歌,他對于古典元素、尤其弦樂成分在港樂中的使用非常迷人,那幾年如《灰姑娘》、《終身美麗》、《K 歌之王》、《人來人往》、《抱抱》、《少女的祈禱》、《垃圾》等歌,都在香港及至珠三角一帶傳唱一時。

與《灰姑娘》相得益彰的另一首歌,三石在此也想私心推薦一下《嫌棄》,仍是《灰姑娘》的作者陳輝陽 陳少琪,比《灰姑娘》晚一年發行,有點《灰姑娘》後傳的意思。

無論曲風還是詞風,《嫌棄》都仍可算作是情感關系中的悲歌一首,喪,但卻有着暗裡的鼓點力道在,聽者除了在歌中能聽到悲切,也能聽到情感的釋放。

梁詠琪的國語專輯《Amour》由《花火》開頭,專輯中排在同名主打歌之後的一曲《全年無休》也是《花火》專輯中的《一年之計》改編填詞而來,至少《花火》和《全年無休》兩首歌的存在,于聽感層面就關聯起了《花火》和《Amour》之間密不可分的“上下集”既視感。

早年很多中國香港的歌手,都喜歡把主打歌先後發布國語版和粵語版。

「聲生不息」本期的《花火》是如此,上期唯一算“犯規”競演的《抱一抱》其實也有個名為《犯 jian》的粵語版。

《抱一抱》的犯規原因很簡單,詞曲及制作人都是中國台灣作者,除了原唱陳小春是香港人以外,這首歌和港樂沒什麼關系,首發也是在中國台灣和内地市場,《抱一抱》從企劃到創作到完成錄制再到發行規劃,都是奔着國語市場來的,壓根沒考慮港樂市場,并确實沒在香港引發過太大反響,都是國語歌市場的人在傳唱。

至于說本期的國語歌《我要你的愛》有沒有犯規,我判定是沒有的。

粵語歌最初是誕生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中後期,《我要你的愛》這首歌曾在香港被傳唱一時,但是是在早于七十年代的 1957 年,壓根沒有粵語歌,那時甚至在香港連創作人都沒,香港聽衆或者聽從上海傳來的國語歌,或者就是聽大洋彼岸傳來的英文歌。

大家如果有看過 TVB 劇《我和春天有個約會》,想必會對當時的香港歌壇有比較明晰的審美了解。

說回到 Gigi 小姐,所以在我的認知和音樂觀點中,像《Amour》這種由香港歌手演唱,詞曲和制作班底大部分由李偲菘、李偉菘、左安安、金城武、鄭華娟、姚若龍還有好久不見的戚小薇這些新加坡、中國台灣音樂人完成的專輯,不能算是港樂專輯,不然咱換上毛阿敏去唱一整張,你能說這是一張内地原創樂壇的專輯嗎?

對,以上,你沒看錯,《心動》之後,梁詠琪和金城武有了不錯的好友互動,《Amour》專輯中的《聊天》就是金城武作曲的,畢竟金城武是歌手出身,又和劉若英、任賢齊一同曾師從陳師傅,所以創作、甚至制作助理的工作都會些,早年金城武發行過的專輯中,也有過劉若英的創作與合唱,這些都是現在看來意象不到的聯名互動吧。

梁詠琪在《花火》之後,不僅依然是炙手可熱的歌手,在創作領域也漸漸有越來越多的邀約,她給别人寫過的歌,李克勤《高妹》和鄭秀文《跳傘》是比較被人熟知的兩首。

還有同在「聲生不息」舞台上的周筆暢,她第一張個人專輯《誰動了我的琴弦》中 ending 曲《戴眼鏡的女孩》也是梁詠琪作曲的歌。

在 2003 年和金城武共同主演《向左走,向右走》之後,梁詠琪還特别有發行一張名為《我想我唱》的廣東專輯,一半是自己唱自己寫的歌,另一半曲目收了其他創作人的歌,在當年是一張不錯的企劃作品。

所以我對于 Gigi Leung 這出道二十多年來的印象,從不止于她是玉女明星這件事,而從心底覺得她是個實力很有,sense 也很有的唱作人。

以上,是 80 後如我對于 Gigi 梁詠琪和《花火》這首港樂作品一些零散記憶的二三事。

都 2202 年了,還有人不知道怎麼聽歌嗎?

我為什麼特别懷念 2004 年的樂壇

你是你或是妳都行,最重要是知道 Who WE ARE

他們不是 Bob Dylan 更不是吳克群陳珊妮,卻依然有着音樂和詩性的浪漫融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