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二十四橋杜牧

二十四橋杜牧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3 16:38:30

作者:黎荔

二十四橋杜牧(餐桌上的二十四橋明月夜)1

金庸武俠名著《射雕英雄傳》中,黃蓉為洪七公烹制“二十四橋明月夜”、“君子好逑湯”等美食,誘得洪七公對郭靖傾囊相授“降龍十八掌”。在這部小說中,洪七公是出名的美食家,一生追求味蕾享受;女主角黃蓉聰明靈巧,廚藝了得,活活就是一位廚神。那麼,到底“二十四橋明月夜”是一道什麼樣的菜肴呢?

首先,我認為這道菜一定是淮揚菜。因為“二十四橋明月夜”句出自唐代杜牧的《寄揚州韓綽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箫。

二十四橋杜牧(餐桌上的二十四橋明月夜)2

唐文宗大和七年四月到九年初,杜牧曾在淮南節度使(使府在揚州)牛僧孺幕中作過推官和掌書記,和當時在幕任節度判官的韓綽相識。這首詩當是杜牧離揚州幕府後不久寄贈韓綽之作。揚州素以淮揚美食著稱,淮揚美食濫觞于秦漢,發展于隋唐,成熟于明清,最終發展成為全國四大菜系之一的“淮揚菜”。清人鹽商童嶽薦搜集編纂了淮揚菜二千餘種,彙成十卷,書為《童氏食規》(又名《調鼎集》、《北硯食單》);清人袁枚撰寫的《随園食單》中,介紹了幾十種揚州菜肴;清人李鬥于《揚州畫舫錄》中,也記載了百餘種揚州菜譜。可以說,揚州美食名揚天下,以選料精細、做工講究著稱。2019年,揚州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的“世界美食之都”稱号。揚州的飲食文化見功夫、見性情,隻有在那座“十裡栽花算種田”的古城,廚師才會以鍋竈為紙、鏟勺為筆、食料為墨,用最平淡無奇的東西,像種花養鳥、像寫詩作畫那樣,做出種種精緻的天下絕品來。

二十四橋杜牧(餐桌上的二十四橋明月夜)3

金庸是否來過揚州,這不得而知(他曾說過沒有來過),但文學賦予了每一位作家以想象和虛構的權利,金庸也就自然可以神思揚州。他在其名作《射雕英雄傳》、《笑傲江湖》、《書劍恩仇錄》、《倚天屠龍記》等多部作品中都提到了揚州,有時是蜻蜓點水,有時是大書特書。尤其是在《鹿鼎記》中,金庸更是對揚州作了細緻深入的描繪。當年寫作《射雕英雄傳》時的金庸,正從《大公報》離職,與沈寶新共同創辦了《明報》,身兼多職,忙得不可交,每晚回家都是淩晨兩三點,經常吃冷泡飯,能夠寫出很多奇思妙想的美食主要得益于他讀了很多書,從傳統文化中吸取了很多精髓,“二十四橋明月夜”這道菜是他對于揚州的文化性想象與典故化用。在中國,衆多的文學作品都有過對揚州美食的描寫。譬如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紅樓夢》,對揚州美食的描寫就頗為詳盡。金庸應該也受到這些文學名著的啟迪,但與此同時他還是寫出了自己的特點與創新。

二十四橋杜牧(餐桌上的二十四橋明月夜)4

其次,我認為,這道菜是一道精妙絕倫的豆腐羹湯菜。且看書中描寫黃蓉如何做“二十四橋明月夜”:

“那豆腐卻是非同小可,先把一隻火腿剖開,挖了廿四個圓孔,将豆腐削成廿四個小球分别放入孔内,紮住火腿再蒸,等到蒸熟,火腿的鮮味已全到了豆腐之中,火腿卻棄去不食。洪七公一嘗,自然大為傾倒。這味蒸豆腐也有個唐詩的名目,叫作【二十四橋明月夜】。要不是黃蓉有家傳‘花拂穴手’的功夫,十指靈巧輕柔,運勁若有若無,那嫩豆腐觸手即爛,如何能将之削成廿四個小圓球?”

下圖是香港中華廚藝學院的廚師和學員烹制“射雕英雄宴”,所烹制的一道“二十四橋明月夜”。看了以後我卻有點大失所望,覺得這并非我心中魂萦夢牽的江南水鄉。為什麼這麼說呢?還是回頭來讀杜牧原詩吧!

二十四橋杜牧(餐桌上的二十四橋明月夜)5

前兩句“青山隐隐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寫詩之時,詩人杜牧正在北方中原地區,遙念揚州,回憶中揚州的秋日風光:青山一帶,隐現天際,綠水悠長,迢迢不斷。雖然已到深秋,但想必揚州的草木尚未凋零,仍然充滿青翠生機。揚州地處長江北岸,但整個氣候風物,實與江南無異;“煙花三月下揚州”、“春風十裡揚州路”的詩句,說明揚州在當時人的心目中,簡直是花團錦簇,四季如春;“草未凋”與“青山”、綠水組合在一起,正突現了江南之秋明麗高遠,生機勃勃的特征。所以作為一道展現江南之美的形意菜,怎麼能如此缺乏青翠悅目的點綴呢?從圖中的造型來看,根本無法由此喚起對江南風光絢麗的想象與向往。

還有,金庸分明說得清楚,先把一隻火腿剖開,挖了廿四個圓孔,将豆腐削成廿四個小球分别放入孔内,紮住火腿再蒸,等到蒸熟,火腿的鮮味已全到了豆腐之中,火腿卻棄去不食。可見火腿是棄去不入菜的,淮揚菜是文人菜、雅士菜,整隻火腿上桌這種直白與炫耀,毫無想象餘地與分寸節制,顯然與淮揚菜的精緻細膩不搭調。

二十四橋杜牧(餐桌上的二十四橋明月夜)6

這道菜畢竟來自于唐詩,原詩用很少的字,表達出對揚州繁華消逝、人去樓空的感慨。“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箫?”詩的三四兩句美景落到舊日同遊好友韓綽身上,點醒寄贈之意,趁此表現出揚州特有的美景佳勝,和詩人對它的懷念遙想。二十四橋和未凋的草一樣,還依然存在,但江南秋盡,那橋上的吹箫玉人,卻不知何處去了,這在明月之夜,更是令人惆怅。杜牧在揚州作幕期間中,經常于夜間到十裡長街一帶征歌逐舞,過着詩酒流連風流放縱的生活,當時韓綽想必也常與詩人一起遊賞。末兩句,杜牧以設問的方式,對友人善意調侃,又對友人的處境表示了無限欣慕:

青山隐隐起伏,江流千裡迢迢。

時令已過深秋,江南草木未凋。

揚州二十四橋,月色格外嬌娆。

老友你在何處,聽取美人吹箫?

這幅用回憶想像織成的月明橋上教吹箫的生活圖景,不僅透露了詩人對揚州繁華景象,令風流才子們醉心不已的生活的懷戀,而且借此寄托了對往日舊遊之地的思念,重溫了彼此同遊的情誼。這裡的“玉人”不一定指女子,玉人是不分男女的,美者顔如玉,也可以指男子,我覺得在這首詩的語境中,是杜牧對于韓綽的調侃或美稱。玉人“何處”應作“何在”解,形容往事的不堪回首月明中。揚州的美,是花團錦簇,是煙花繁盛。杜牧的《樊川集》雲:’揚州勝地也,每重城向夕,倡樓之上,常有绛紗燈萬數,輝耀羅列空中,九裡三十步街中,珠翠填咽,邈若仙境。”可見杜牧是很醉心于這九裡三十步街的繁華,杜牧詩中的二十四橋應該不隻是一座橋,而是羅布于這九裡三十步街的二十四座橋。末兩句隐約表達的,是詩人翹首遙思、懷戀繁華舊遊的感情。所以,作為形意菜的“二十四橋明月夜”,一定是表面上看來,是青翠與雪白相搭配的清淡素菜,但細嘗起來,竟然味道腴厚。火腿味濃、豆腐味淡、一葷一素、一濃一淡。火腿雖然撤去,繁華縱然事散,但肉味完全滲透于豆腐之中,宛如惆怅舊歡如夢,絲絲縷縷,揮之不去。如此才能成就了這一道看似平平無奇實則内藏乾坤的“二十四橋明月夜”。

如果不是這樣有情趣、有創意、有意境,而是一整隻粗大油亮的火腿直接端了上來,上面鋪着二十四個小豆腐球,怎能說是色、香、味、形俱佳的天下第一宴淮揚菜,也實在辜負了當年飄然風中的吹箫玉人,辜負了江南青山綠水深處的二十四橋,辜負了高懸千古遍灑清輝的一輪明月!

二十四橋杜牧(餐桌上的二十四橋明月夜)7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