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國子監什麼意思

國子監什麼意思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2-03 23:46:14

  國子監,中國古代負責教育管理的最高機關,也兼為最高學府。始于晉,稱國子學,隋以後改稱國子監,清末廢除,改設“學部”。

  晉武帝司馬炎始設國子學,至隋炀帝時,改為國子監。唐、宋時期,國子監作為國家教育管理機構,統轄其下設的國子學、太學、四門學等,各學皆立博士,設祭酒一人負責管理。元代初設國子監,屬集賢院,下轄國子學,設置祭酒、司業,掌管教令;監丞,專領監務。

  古代在國子監讀書的學生稱為“監生”。國子監不僅接納全國各族學生,還接待外國留學生,為培養國内各民族人才,促進中外文化交流,曾起到積極的作用。

  國子監,位于北京市東城區國子監街(明、清時稱成賢街)15号,與孔廟相鄰,始建于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明朝時期行使雙京制,在南京和北京分别都設有國子監,北京國子監又稱為“北監”或“北雍”。

  國子監是中國是元、明、清三代國家設立的最高學府(太學)和管理教育的行政機構,是中國唯一保存完整的古代最高學府校址,整體建築坐北朝南,為三進院落,占地面積超過27000平方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