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抗日戰争時期,國民政府雖然給了中共領導的武裝八路軍、新四軍的番号,卻幾乎不提供武器裝備和彈藥,各抗日根據地使用的武器有的來自民間,有的繳獲自日僞軍,簡單一些的武器則來自各根據地的兵工廠。在山東抗日根據地,八路軍和地方遊擊隊就建設了很多兵工廠,其中有的兵工廠規模還較大。
2、1938年12月27日,八路軍山東縱隊成立。此後,膠東、 魯中、 清河、 冀魯邊、 魯南及濱海等抗日根據地逐步形成。 1939年3月,圈楊家村兵工廠全部遷出黃縣, 改編為山東縱隊第五支隊第一兵工廠。
3、1939年4月,八路軍一一五師東進山東,山東境内的兵工生産得到較大發展,已由1938年初創時的6個工廠、 600餘工人, 發展到18個工廠、 3000多名工人。軍工産品的種類和産量也有較大增加。大部分兵工廠不僅能制造各種子彈, 還能制造各種炮彈和烈性炸藥;不僅能制造各種地雷、 手榴彈, 還能批量生産步槍、 機槍和大口徑的迫擊炮。 據1943年統計, 清河區兵工生産能力達到月生産炮彈1500餘發, 子彈8000發, 炸藥300餘斤。 魯南軍區可月生産手榴彈7000餘枚。 從1944年初到1945年8月這一段時間, 山東的兵工生産得到迅速發展。濱海軍區通過技術革新, 大大提高了生産能力,1945年全區兵工廠共生産子彈1.21萬發,槍榴彈3.02萬發, 手榴彈28萬枚, “八二”炮彈3696發, 地雷3978個, “五五”手炮408門,炸藥8688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