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刻舟求劍。比喻人的眼光未必與客觀世界的發展變化同步,也比喻辦事刻闆,拘泥而不知變通。是《呂氏春秋察今》中記述的一則寓言。
2、黃粱美夢。唐沈既濟《枕中記》裡說,盧生在邯鄲旅店住宿,盧生入睡後做了一場享盡一生榮華富貴的好夢。醒來的時候小米飯還沒有熟,因有所悟。後世說的“黃粱夢”或“邯鄲夢”,都從此而出。現比喻想要實現的好事落得一場空。
3、塞翁失馬。選自《淮南鴻烈集解》。《淮南鴻烈》西漢淮南王劉安等人所著。文本中的一個典故,後衍生為成語“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塞翁失馬”特指禍福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
4、瞞天過海。字面意思是瞞住上天,偷渡大海。比喻用謊言和僞裝向别人隐瞞自己的真實意圖,而在背地裡偷偷地行動。清代無名氏将“瞞天過海”收進其所編《三十六計》中,并作為“三十六計”的第一計。“瞞天過海”這一詞語的最先使用,應不晚于明代末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