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生命為什麼有不同?生物和生命有何不同?李峤/原創,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生物生命為什麼有不同?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生物和生命有何不同?
李峤/原創
宇宙的起源,生命的起源,意識的起源,是哲學的三大難題,人類迄今還沒有真正找到答案。本文着重讨論“生物”的本質和定義,或許有助于理解生命的起源。
一、如何定義“生物”?
現在流行的說法是:生物乃是具有生長、發育、繁殖能力的物體,它們能夠通過新陳代謝與環境進行物質和能量交換,對外界刺激能夠作出反應。這個定義看上去無懈可擊,其實沒有實質内容,等于什麼都沒說。生長、發育、繁殖,都是需要定義的,定義了它們,也就定義了生物,不明白它們,也就不理解生物。
生長、發育、繁殖,都是細胞分裂、再生、複制的過程,這個過程是在信息密碼的精确控制下進行的,包括生存需要的營養物質也都是在特殊信息控制下合成的;新陳代謝也是在特定信息控制下進行的。所謂“繁殖”,就是按上一代的基因複制下一代,基因就是遺傳密碼,就是信息。所以,我們隻能用信息能力來定義生物:生物乃是自然形成的“自息體”,即自秉自控的信息載體。生物演化的定向性就是由自秉信息控制的,礦物質沒有自秉自控的信息能力,其演化便沒有定向性。機器人不是自然形成的信息體,而是人工制造的,其信息能力也不是自秉的,而是外加的,所以,機器人不是生物。凡是在自然條件下形成的具有自秉自控能力的信息體,都是生物,凡不是自然形成的、沒有自秉自控信息能力的存在物,都不是生物。
克隆生物也不是純粹的人工制造物,其細胞均取自母體。至今,人類還不能制造一粒小米。
二、生物進化的本質和生物分類
明确了生物的本質,就容易理解生物進化的本質以及生物分類的标準。
既然生物是自息體,那麼,生物進化的本質就是信息能力的提升。利用資源的效率也是進化的動因,但是,效率的提升歸根到底是通過信息的方式實現的,通過遺傳和變異不斷改進相應器官的功能,提升獲取和利用資源的效率,推動生物向高級形式進化。
生物進化的過程,就是其信息能力提升的過程,所以,首先應當從進化的維度對生物進行分類,亦即按照信息能力劃分生物類别。
1、生類:僅僅具有縱向傳遞信息、繁殖後代的能力,而沒有橫向傳遞信息能力的存在物,如病毒和植物。
2、覺類:不僅能夠繁殖後代,而且具有運動神經系統,能夠對外界刺激作出運動性反應的存在物,比如蚯蚓、水蛭等。它們具有感覺能力,這是信息能力的飛躍。
3、靈類:具有中樞神經系統和大腦,感官所提供的信息能在大腦中形成景象,并能對感覺材料進行重組的存在物,比如,脊椎動物、哺乳動物等,它們的信息表達具有結構性和可理解性,以緻人類能和它們交流,甚至對它們進行馴化。形成景象,重組信息,這是信息能力的巨大飛躍。
4、智類:能夠虛構信息的存在物。所謂“虛構”信息,就是感官不能提供的、完全由大腦憑空想象出來的信息。至今隻有人類具有這種能力。虛構,是終極的信息能力。
人類介于靈類和智類之間,而不是獨立的類别,智類是人類努力的唯一目标。
三、生物和生命有沒有區别?
通常都是把生物和生命這兩個名詞混用的,比如,“生命起源”這個說法,就是把生命等同于生物。流行的定義也是同時針對“生物”和“生命”兩個名詞的。那麼,生物和生命二者究竟有沒有區别呢?有。
這個區别就在“命”字。并非所有生物都是“命”,比如植物,沒有人把一棵樹視為一條命。佛教徒有“不殺生”的戒規,那是專指不殺害動物,而不包括植物。生命是專指動物而言的,“凡口目血氣之屬,皆命也。”通俗點講,就是隻有喘氣的才是命。為什麼呢?因為隻有喘氣的、有血性的東西,才有靈性,才有苦樂的感覺。有靈性便有靈魂,便有訴求,便有生命權,所以不能傷害。現代人們講的“尊重生命”,顯然不是指的植物和微生物。所以,不能把“生命”和“生物”混為一談,“生命”隻是“生物”的一部分。這不僅是科學的問題,也是倫理的問題。
厘清上述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它将使我們能夠找到價值觀的共同基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