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曬是我每年消耗最多的東西,尤其到了夏天,用個四五瓶和玩一樣。
那麼問題來了。
由于太花心,難免要多買幾種,就會導緻還沒空瓶,就過季了。
卷卷在群裡一招呼,我們辦公室幾乎人人都有用剩的防曬。
可是網傳去年用剩的防曬不能用了,難道這麼多都要扔嗎?好痛心、好浪費啊......但是用之害怕,扔之可惜。
還有平時出去玩,我一定會買當地最火的防曬,在當地用。本土人民最愛的防曬一定最懂當地的“太陽”啊!
但是回國之後,日常哪有機會用這麼厲害的防曬呀?所以,又成了閑置。
所以去年用剩的防曬到底還能不能用!?!
今天就來說說這件謎一樣的事吧!我翻到了這些“用剩的防曬”,一起篩選一下,看看還有哪些是能用的!
看【限制使用期限】
也就是保質期,比如:EXP0318、EXP20210521。
過期的防曬對皮膚的危害特别大,會侵蝕肌膚,即使塗了沒過敏,它也沒有效果呀!起不到防曬的功效,塗它幹嘛???
所以,過期的化妝品不能用,過期的防曬更不能用!
扔!
算一下【開蓋使用期限】
看看這個小圖标,很多化妝品上都有。它就是開蓋使用期限。
如果寫的是12m,那就意味着:在開蓋12個月之内要用完。(12m=12months)
大部分防曬都是12個月的開蓋使用期限,也有一些會不同,短一點的可能隻有6個月。
這個時限是由防曬的包裝、成分的活性等共同決定的。
所以,你開蓋1年的防曬鐵定是用不了了。
既然說到這個開蓋使用期限,很多人一定會問:
去年7月開的防曬,
今年5月用效果還在嗎?
這個問題是大家最多的困惑,對于即将過期但還沒過期的防曬,還需要一些鑒别手段。
①看質地
首先要要看一下質地有沒有變化,如果像牛奶變質了一樣出現了異物,沒過期也不能用了。
②聞氣味
如果有很刺鼻、像是發酵了的氣味,或者是任何和初次使用時差異很大的味道,都不建議繼續使用了。
③試膚感
使用放置很長時間的防曬時,記得先充分搖勻、再在手背上,小試一下。
看看塗抹之後有沒有什麼泛紅、過敏等情況。如果有,立刻扔掉,沒有異常,第二天就可以正常使用了。
接下來,回到剛才的問題。開蓋10個月的防曬能用,效果是不是不好了呢?
肯定是啊!
不光是防曬霜,所有東西的變質都是由量變到質變的,不是說到了某一天突然完全失效,而是說效力在慢慢減弱。
所以,開蓋時間越長,防曬成分越容易氧化,效力就會越弱這個是事實。
但是不同類型的防曬産品,由于儲存方式不同,失效速度也是不同的。
防曬乳/霜:這類防曬成分活性保持的時間最短,變質的概率也最高,很容易發生分層、變味等情況。
防曬噴霧:真空罐的包裝密封效果最好,防曬的開蓋使用期限也就最長,防曬成分失效的速度是最慢的。
防曬棒:這種固體的成分通常比較穩定,固體蠟狀不易變質,但會随着時間流逝風幹,如果很久沒用了,建議把表層磨掉再用。
如何最大限度的減少防曬品的浪費
① 購買時看好日期
你需要火眼金睛的挑選生産日期最新鮮的那支!!!也就是限制使用期限最久遠的。
還要注意一下保質期,這一點很容易忽略。比如:
防曬A的限制使用日期是2019.05.27、保質期3年;
防曬B的限制使用期限是2020年5月,保質期是5年;
A更新鮮哦!總之,就是買日期越新的越好。
在size選擇上,我覺得以小包裝為宜!如果是自己一個人用,30ml-40ml就可以了。雖說大包裝的均價比較實惠,但是用不完的都是浪費。
還有就是去旅行時買防曬也一定要買小包裝!攜帶方便,也能最大限度的減少浪費。
② 使用時要敞亮!
防曬這種東西,一定不要省!剩下來的防曬即使之後還有機會用,效果也不如新鮮的時候了。
所以,防曬的用量一定要足,一張臉至少要1元硬币大小才夠,噴霧型的更是要噴滿整個需要的部位。
而且防曬噴霧一定要注意補噴,2小時一次就ok啦!
這裡我還要多說一嘴,補塗防曬的時長是由防曬霜本身決定的。要看SPF值和PA值,不同數值代表了不同的防曬能力。
紫外線是有UVB和UVA兩個波段的,
SPF值是防UVB,代表防曬傷能力;
PA值是防UVA,代表防曬黑能力。
所以兩者都非常重要!PA值的防曬時間是:
PA =有效防護4小時
PA =有效防護8小時
PA =超強防護
SPF值的防曬時間則需要計算一下:SPF指數x10=防曬時長,SPF值的數字越大,防曬時間越長。
例如:
SPF30的防曬時長約是300分鐘=5小時;
SPF50的防曬時長約是500分鐘=8.3小時。
所以,算一算你手裡的防曬需要多久補塗一次吧~
③ 儲存須知
這樣保存可以延長防曬的壽命:
說了這麼多,我覺得你今年新買的防曬一定不會浪費了!
但是對于那些“确實過期了的防曬”,也别直接扔掉了,在生活中它們還是有一些妙用的。
雖然說生活中它們也能發揮一點餘熱,但這畢竟是“最後的倔強”,咱們還是要用光每一滴防曬為好。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