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封建制度的代表以封建地主階級占有土地,剝削農民(或農奴)剩餘勞動為基礎的社會制度。
2、其基本剝削形式是封建地租,農民(或農奴)耕種封建地主的土地,絕大部分産品作為地租被封建地主剝奪。上層建築主要是以等級制為特點的封建制國家。占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态是以維護封建剝削制度和封建等級制,宣揚封建道德為主要内容。在封建制度下,社會基本的對立階級是地主階級和農民(或農奴)階級。農民(或農奴)生活貧困,無政治權利,他們與地主階級之間的階級矛盾和階級鬥争十分尖銳。一般認為中國于春秋戰國之交進入封建社會。1840年鴉片戰争後,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消滅了封建剝削制度。
3、封建社會的源頭:公元前475年春秋和戰國的分界線一般認為中國進入封建社會的确切時間它是春秋是奴隸制瓦解的時代也是戰國是封建制形成的時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