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需要給家中的寵物絕育,一直是很多主人糾結的問題。
許多人擔心這個手術是否真的必要?對于健康是否真的有好處?是不是真的能夠改善行為問題?在狗狗多大的時候做比較好?
今天我們就來談論一下這個問題。
哪些狗狗應該絕育?
首先,對于本身可能有生殖健康隐患的狗狗來說,絕育是必要的。
最常見的就是隐睾。
隐睾是公犬的一種常見先天性生殖發育缺陷,表現通常就是毛孩子隻有一個蛋蛋或者沒有蛋蛋。
消失的蛋蛋通常會隐藏在腹部皮下,腹股溝中,或者遊離在腹腔内,由于這些地方的溫度比較高,會造成蛋蛋“散熱”不好,容易癌變,所以需要通過手術将它們取出來。
而對于母犬來說,如果一年到頭都在發情,經常出現假孕,以及陰部會有異常分泌物流出等情況,也建議給它進行絕育。
雖然目前對于發病機制還沒有研究清楚,不過相關統計數據表明,不正常的激素分泌更容易導緻乳腺腫瘤,卵巢囊腫,以及子宮蓄膿等生殖系統疾病的發生,一旦确診,不僅要通過仲留快消這類藥物進行治療,更是有可能動刀做手術,狗狗遭罪主人也費時費錢。
此外,如果主人給自家的毛孩子做過基因檢測,發現它本身攜帶一些可遺傳的帶病基因,也建議進行絕育,避免帶病基因在下一代中繼續傳播。
如果主人較為忙碌,每天沒有特别充足的時間陪伴狗狗,也沒有繁殖計劃,并且害怕麻煩的話,也建議進行絕育,絕大多數情況下,好處比壞處多。
絕育不僅可以減少動物罹患生殖系統疾病的幾率,對于母犬可以避免意外懷孕,給主人帶來的額外開銷與麻煩,對于公狗,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外出遊蕩,找茬兒打架的情況。
不過如果主人時間充裕,有足夠的細心和耐心陪伴家裡的小可愛,并對它進行科學的飼養管理與訓練,而狗狗本身也很健康的話,也可不進行絕育。
壽命方面,通過英國VetCompass以及北美獸醫學院數據庫,對于數百萬份臨床資料的統計顯示:平均壽命最長的性别是——絕育雌性。
但壽命最短的也是雌性——未絕育的。
這可能是因為未絕育母犬,在老年的時候由于内分泌等原因,比較容易發生子宮蓄膿、乳腺瘤等疾病,從而導緻壽命縮短。
從數據上看,起碼對于母犬來說,絕育對健康方面的好處還是比較多的。
什麼時候給狗狗進行絕育?事實上,就算在獸醫界這也沒有一個絕對的定論,需要獸醫針對不同動物的實際情況給出具體建議。
不過通常來說,對于小型犬,大多數獸醫會建議在6-9月齡時進行絕育,盡量在它們身體發育成熟,但尚未進行第一次發情的時候進行手術。
因為在這種情況下,會最大程度上減少它們因内分泌原因,而導緻的生殖系統癌症。尤其是對于雌性動物來說,越晚進行絕育手術,乳腺癌的預防效果越差。
對于雄性動物來說,早期絕育可以降低睾丸癌和肛周腺瘤的風險,也能夠盡可能讓它們減少或不發生爬跨等行為。
但是對于大型犬來說,過早的進行絕育手術,風險會比小型犬來得大。
性激素會影響到動物的正常骨骼肌肉發育,過早的絕育會導緻它們發生骨科疾病的概率增大,或者導緻它們身體生長不成比例。
對于存在對特定骨科疾病易感性的品種的狗,絕育有可能會加劇這種風險。
此外,在對于部分1歲前絕育的大型犬回顧研究中,有些專家發現過早的絕育可能會增加它們血管内皮瘤、骨肉瘤、移行細胞癌的發病概率。
所以對于大型犬來說,現在很多獸醫專家通常會建議,在狗狗第一次和第二次發情周期之間進行,以确保它們的身體完全發育成熟。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在狗狗發情過程中,由于出血風險更大,手術的難度和風險也會随之增加。
所以如無必要,還是在狗狗發情前或者發情後1-2個月,再帶它去進行絕育手術。
絕育能夠改善行為問題嗎?早期絕育,确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狗狗的一些行為。
但它也并沒有那麼神奇,可以讓狗狗在一夜之間變成主人理想的樣子。
遺傳、環境,以及主人是否對它們進行正确的飼養管理同樣重要——甚至更加重要。
有的時候,主人的錯誤引導,甚至有可能讓狗狗對于獸醫,牽引帶,交通工具等産生強烈的恐懼感,從而造成曾經沒有過的行為問題。
如果狗狗本身就非常敏感,顯得脾氣比較大,就算給它進行絕育,也并不一定能夠立即讓它平靜下來,成為一隻“乖乖狗”。
主人更應該做的是通過科學的訓練,以及長時間耐心的陪伴,令它們慢慢做出改變。
此外,有些主人會覺得絕育有可能會讓狗狗變胖。
不過事實并非那麼簡單,由于激素分泌的改變,狗狗新陳代謝會減慢,在絕育後往往比之前所需的能量也更少(約減少20%)。
并且思不了X欲了,有些狗狗也會把興趣完全轉移到吃上面,如果主人提供的飲食還和過去一樣,就有可能導緻它們體重增加。
而主人需要做的,就是提供适量的食物以及增加它們的運動量,也可以陪它們玩一些有趣的遊戲,轉移它們對于食物的執着,以此保證它們的身材與活力。
絕育可能是除了選擇狗狗之外,主人為它所做的最重要的決定之一,事關狗狗的一生。
希望這篇文章能夠給你一些參考,能夠更加全面的了解這件事,讓這些毛茸茸的小可愛更加快樂健康的成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