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作者說滬蘇通分裂蘇州,這理論僅僅是主觀上認為。
首先,長三角的中心肯定是在上海,就像宜興到現在也沒有通向無錫的任何鐵路但有直達上海的鐵路,我怎麼從來沒聽到過分裂的聲音?散裝江蘇單純開個玩笑,就像昆山或者昆山的花橋,老昆山人沒人想被并到上海去,就是因為昆山外地人太多導緻的這一種聲音,昆山把控着江蘇去往上海的要地,就算上海拿蘇州機場跟蘇州換昆山也是不可能的
其次,滬蘇通鐵路一開始是不會經過張家港和常熟的,當年南通打算經海門過江進入太倉再接入滬甯鐵路,通過當年張家港市政府的努力才把滬蘇通鐵路拉到南通和如臯的交界附近過江再進入蘇州,這麼做雖然是降低了太倉的地位,但是把樞紐城市西移至張家港,為的就是不讓樞紐太過于集中從而導緻資源浪費。
我本人住在蘇州園區,蘇州園區站就在我家後面的婁江快速路對面,非常方便,該有的車次一般每小時都會有,一般都不會去蘇州站又或者是蘇州北站坐車
首先能做到分流,上海每天都有始發上海終到蘇州、常州的短途列車,為的就是運送那些在上海上班居住在蘇錫常的人,我媽也跟我說以後萬一在上海工作,每天花半小時坐到蘇州園區站總比你天天堵在路上又或者是擠地鐵舒服(這裡肯定有人會說為啥不落戶上海,單純的就是我不想,我以後的孩子肯定會走跟我一樣的路:出國留學,換句話說國内的資源我們可能用不上,那就沒必要再去為了那些而努力)
回到主題,蘇州市區目前四個高鐵站很好的區分了目前蘇州的人口分布:
蘇州新區站車太少不做分析,我去過兩次就基本沒看到過坐在那裡等車的人,新區人一般會到蘇州站坐車
蘇州園區站位于湖東CBD,正對園區一條重要的南北向道路——星湖街,園區的人基本都會到園區站坐車,又或者說園區站主要服務于商業和上班族
蘇州北站目前隻運營京滬高鐵及其他車次,通蘇嘉甬、蘇錫常城際建成前蘇州北站還主要是服務于相城居民以及外省的外來人口
蘇州站就不用分析了,作為蘇州目前最大的一個站,地鐵2号線4号線能夠串聯相城 姑蘇 吳中 吳江 園區,很明顯蘇州站還是門戶并不像上海把樞紐從上海站和上海南站集中到虹橋。
昆山南,滬甯 京滬唯二交彙車站,但因為其不擁有樞紐的功能(隻是并線),所以車站等級為二等站。蘇州也在昆山身上傾注了很多心血,要知道太倉市區離上海比昆山還近,花橋 陽澄湖跟蘇州新區站一個道理人少車少
張家港,蘇州範圍内僅有的幾個一等站,要知道北京南也隻是一等站而不是特等站,未來滬蘇通 南沿江 通蘇嘉甬建成,張家港憑借這個全國都僅有的縣級市十字型樞紐肯定是能在鐵路方面超越昆山的。而且張家港取消了滬蘇通大橋下來往西的西北聯絡線,這使蘇北過來列車不能直接前往無錫常州等地,張家港這一操作雖然在别人(尤其是蘇北人)眼裡有點不講理,但這再次提升了張家港站的樞紐地位
常熟,南沿江 滬蘇通中間站,跟昆山一個道理,但常熟東的預留能夠為常熟城區向東拓展提供契機,北沿江的西北聯絡線能夠連接北沿江和南沿江鐵路。尚湖西邊,蘇虞張公路附近有一個常熟西站是通蘇嘉甬的中間站
太倉,太倉的未來還是得要等北沿江鐵路的過江通道建成,不然光有太倉 太倉南也隻是服務太倉本地居民而已
吳江,作為目前蘇州最後沒有通鐵路的區域屬實有點委屈,但蘇州南等大站的規劃能夠給汾湖(江浙滬三省交界處)直接起飛的機會
最後蘇州園區在桑田島(軌交2号線終點站、華為蘇州研究所)有規劃一個蘇州東站,那樣獨墅湖高教區(人大蘇州校區 西交利物浦)甪直等地區也不用跑太遠
通蘇嘉甬建成後(原圖太大上傳不了),從軌道交通規劃圖中可知,蘇州北站将成為蘇州最主要的火車站,他能夠串聯蘇州所有四縣市以及蘇錫常城際鐵路,目前蘇州北站的擴建已經開始,通蘇嘉甬的張家港段已經開始建設施工,再加上蘇州無錫地鐵未來的連接(江陰連接張家港,無錫連接張家港常熟太倉,蘇州連接無錫),現在蘇州建這麼多高鐵站就是未雨綢缪,期待2035年長三角一體化。
根據最新的通知,蘇州東并未被批複,所以通蘇嘉甬的線路将會是:張家港—常熟西—蘇州北—蘇州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