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前技術在羽毛球對抗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環節。
人們習慣于用“貼網球、近網球、中網球和開網球”來定義網前來球的位置。
例如同樣是“近網球”,你會因你在擊球時,擊球點處在不同的高度而感到你的處境是完全不同的(見圖1)。如果用空間概念來為網前的來球劃分區域,對自己将采用的技術選擇更有幫助。
圖2是FLAX根據自己的打球體會,對網前位置做的區域劃分,圖中所表示的是雙方前發球線之間的局部範圍。
對于圖示中各個區域的名稱,主要是根據該區域常用的技術選擇來命名的,并非指每個區域隻一種技術選擇(這種命名是否合理,FLAX想聽聽大家的見解)。
圖中分ABCDEFG共7個區域,除了G區以外,其他區都是由網口以放射狀分布的,考慮到羽毛球是按“不對稱抛物線”飛行的,故區域界線不是直線。
A.撲殺區
這個區域是個十分主動的區域,若是能搶到在這個區域擊球,取勝是八九不離十的。
在這個區域擊球,多數是因為對方回球質量不好,當然,也有在雙方平抽擋對峙時搶到攔截球(這點,在雙打中較為常見)。
在這個區域能夠做出的技術選擇最多。但最有效的是“撲”(貼網區、近網區及中網區)與“點殺”(開網區)。因此該區域命名為“撲殺區”。要注意的是,機會球往往會令人心态變化,在貼網區撲球容易“觸網”以及在開網區殺球時容易“落網”或“出界”。
另外,“推”、“搓”和“鈎”也是一種有效選擇,而其他的各種選擇則屬浪費機會了。
B.推球區
這個區域是個比較主動的區域,若是能搶到在這個區域擊球,隻要你的技術選擇恰當,保持優勢局面還是很容易的,直接取勝也很常見。
在這個區域能夠做出的技術選擇很多。由于這個區域與球網高度差不多,已不具備撲與殺的角度了,此區域的最有效的技術選擇是“推”、“ 搓”和“鈎”。
“推”,可以是“推腰”(雙打接發球時教常用)、“推底線”(當用拉吊把對手充分調動後,這一招也很緻命)、“推追身”或“推結合部”(指雙打)。另外,“撩”平高球也是一種可取的選擇(根據場上的形勢來決定)。
C.撩球區
這個區域擊球,多數情況下是稍顯主動但不明顯主動動的。這個區域的來球一般是對方的發球、質量不十分好的吊球或質量十分差的放網(在第三種情況下,若能搶到中網區甚至近網區的點,還是明顯主動的)。
由于這個區域與球網的關系,已不具備推球的角度了,這時所能做出的最有效技術選擇是“撩”平高球、“搓”和“鈎”。
另外,“挑”高遠球也不失是一種有效的選擇(因為它至少保持了既不顯得主動也不顯得被動的局面)。
D.挑球區
這是個多數情況下略顯被動的區域。這個區域的來球一般是對方質量很好的吊球,或質量不太好的放網(在第二種情況下,若能在中網區甚至近網區搶到點,是主動的)。由于這個區域與球網的關系,若想打後場球,唯一的選擇就是“挑”高遠球。
另外,一般情況下,這個區域“搓”和“鈎”與“挑”高遠球都是最佳選擇,但在前述的主動情況下,“搓”和“鈎”是最佳選擇。
E.收搓區、F.展搓區、G.橫搓區(統稱:搓球區)
這個區域的球一般是來自對方前場的放網球或後場打來“滾網而下”的球,正常的吊球一般是不會落到這幾個區域的。
在這三個區域中,除了“鈎”一種變化以外,它們各自隻有一種技術打法,再無其它的技術選擇了。
1、“收搓”:
擊球點距球網有較大的空間,在搓球時,手腕有“收”的動作(球拍在球的下方,向網的方向切削),球呈“後滾翻”狀态過網(相當于乒乓球中的下旋球狀态)。
這種球雖然屬被動球,但是,如果回的好,将使對方也迎接一次被動。這種球的過網率高于展搓。
2、“展搓”:
擊球點距球網的空間較小,在搓球時,手腕有“展”的動作(球拍在球的下方,向後提拉),球呈“前滾翻”狀态過網(相當于乒乓球中的上旋球狀态)。
這種球非常被動,過網率很低(但總比不接好),且容易被對方撲。但是,如果一旦回好,對方也不舒服。
3、“橫搓”:
其擊球點在收搓區和展搓區的上方(即:搶到了球尚未進入收搓區和展搓區的最高點),擊球點在網口,且距球網的空間較小。這種球應屬主動球,因為擊球點就在網口,所以過網率極高,且過網後對方較難處理。
在搓球時,手腕不做“收”和“展”的動作,手臂使球拍沿基本平行球網的方向輕輕移動的同時,手指控制拍面的角度并施加一定的“撚動”。
為了充分利用羽毛球規則,“橫搓” 後(如果回球質量好,對方也無法作出其他選擇時),那麼你不要積極回動和收拍慢一點,讓拍面朝前在網上稍微保持一會兒再收。根據規則,羽毛球比賽是不允許刻意伸拍(象排球那樣)攔網的,而收拍慢一點是自己整個擊球動作的一個組成部分,雖然幹擾了對方擊球,但不屬違例。
以上說的是在各區域常用的技術選擇 ,實際打球時還是要根據情況變化的。希望對球友們提高球技有所幫助!大家可以再球場上嘗試一下!希望這篇文章可以被更多的球友看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