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以帝王入本紀。項羽曾經宰割天下,但自己并沒有稱帝,隻是自封為“西楚霸王”,還是一個地方諸侯,可為什麼會被列入“本紀”呢?這是因為司馬遷對項羽的特别偏愛和敬重,所以破例提升一格。
司馬遷喜歡項羽可能有跟劉漢王朝過不去的意思,但更多的卻是由于對這個失敗了的英雄的認同和敬慕。在後世文人墨客的筆下,項羽大多數情況下都是被深切同情和熱烈贊頌的,如李清照《夏日絕句》詩雲:“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就表達了對項羽的崇敬和懷念。
性格決定命運。司馬遷由于異常關注個體的命運,所以也特别留意某些具有象征意義的細節。《項羽本紀》在文章開始記載了項羽的幾件小事,能說明項羽的性格。
第一件是學習:
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項梁怒之。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于是項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
秦滅六國之前,項氏為楚貴族,世代為将軍。秦統一後,叔父項梁帶着項羽逃隐民間,作為貴族,當然要學習。所謂“學書”就是學認字、寫字。識字除了作為貴族的修養之外,在秦朝以法治國的政治背景下,還可以獲取吏職,因為要記住法律條文就得識字。項羽無心學字,可以理解;改學劍,因為項氏“世世為楚将”;再改為學兵法,因為“一人敵”不比“萬人敵”。這應該使叔父項梁感到高興,因為項羽不但能繼承家族的傳統,還有其更高的理想。
但項羽“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這是為什麼呢?項羽喜歡“萬人敵”,可能隻是因為氣質相通,并不是出自承擔家族理想的責任,否則不會“不肯竟學”。這個故事,隻能說明項羽随心所欲,不喜歡接受任何約束和教導,也說明他并不在意所謂理想等社會價值或規範。
再看一個例子,就是秦始皇遊會稽時,項羽目睹其車駕儀仗之盛,曰:“彼可取而代也。”後人常将這句話和劉邦的“大丈夫當如是也”相提并論,認為它們表達了相同的理想。但這個看法是不對的。劉邦的話可以說反映了一種理想,它将秦始皇看做是一個榜樣,确定了奮鬥的目标,體現了對自己人生的一種規劃。
而項羽的話則不然,它的意思首先是不服氣,是無所畏懼,可以随時取而代之,所以其第二層意思是能放得下,不豔羨現實的輝煌,所以也不會時時挂懷于心。項羽的話反映的隻是一種性情。實際上,項羽在最成功的時候,也沒有稱帝。這就與劉邦有很大的差别。
結合此後的表現,我們從這兩個小故事中可以看出,項羽并沒有一個确切的人生目标,所以沒有謀劃,也不會拘泥于任何現實,隻是随心所欲。可以說,項羽是一個天真的人,一個有着強烈自由意志的人。但是,項羽并沒有完全漠視“萬人敵”的本領和秦始皇的車駕輝煌,而是頗有感覺,能放得下說明它不是一種人生的理想,那麼,它表達了一種人生氣象或境界。意志自由而有大氣象,這就是項羽的人格。
項梁起事時,項羽在郡守府中“拔劍斬守頭”,獨自“擊殺數十百人”,“一府中皆懾伏,莫敢起”;項羽以次将身份随宋義救趙,宋義半道拖延不前,項羽“即其帳中斬宋義頭”,“諸将皆懾服,莫敢枝梧”,于是被推為“假上将軍”。
在這兩個故事中,我們能看到項羽自由自在、無所顧忌的性格和強烈的個人意志,以及其爆發出來的令人畏懼的力量。宋義被殺前似乎也感覺到了這一點。當時,項羽勸說宋義早日救趙,而宋義自诩謀略,要俟其兩敗俱傷,但這說服不了項羽,于是宋義下令“猛如虎,很如羊,貪如狼,強不可使者,皆斬之”。
這三個比喻,暗示了項羽像動物一樣靠本能直覺行事,不懂謀劃,沒有智慧,這其中既有鄙夷,又有畏懼,所以,一定要除之而後快。結果是謀劃沒有直覺反應快,項羽殺了宋義,這才有了著名的巨鹿之戰。
【三川文彙 發現美 遇見真】歡迎關注,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