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星 王方 ,戰略支援部隊特色醫學中心(原306醫院),神經内科
醫研部醫學科普中心 編輯
卒中急救争分奪秒,發生急性卒中時每分鐘有190多萬個神經細胞死亡,大腦在4.5小時内進行溶栓治療可有效降低死亡率和緻殘率。但我國隻有不到2%的卒中患者接受了溶栓治療,卒中知曉率低,院前急救不到位,急救流程不規範,是導緻卒中患者無法得到及時治療的主要原因。
中國卒中急救地圖緻力于實現3個1小時的急救時間窗,即發病到呼救不超過1小時,院前轉運不超過1小時,入院到給藥不超過1小時。
中國卒中急救地圖的建設工作,在國家腦防委領導下,各地政府關心指導和政策支持下,按照統一規劃、統一标準、統一管理、統一平台的原則貫徹實施,逐步建立起以患者為中心的區域一體化卒中救治網絡。
中國卒中急救地圖系統包括公衆微信、院前急救和院内綠道3個應用場景,分别滿足社會大衆和專業醫療的不同需求。公衆微信端的主要功能是幫助患者及家屬快速識别卒中早期症狀,及時撥打120,利用黃金急救權選擇卒中中心,優化到院路徑,減少發病到呼救時間延誤。院前急救端的主要功能是幫助120急救人員進行院前評估和智能責人,并将相關信息及時傳送給接診醫院,方便醫院提前做好急診接診準備。院内綠道端的主要功能是幫助急診醫生開展一站式卒中急救,包括急診接診,深化檢驗、CT影像溶栓治療和介入治療等環節。
在國家腦防委的領導下,全國已有20個城市開展了卒中急救地圖的建設工作。2017年9月30日,中國卒中急救地圖正式發布。
(配圖來源于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