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心輸出量的概念

心輸出量的概念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07 22:56:08
一、什麼是“熵”與“負熵”?

所謂“熵”,最簡單的理解就是混亂程度的增加。“而生命現象卻似乎是個例外。生命是一種總是維持低熵的奇迹。一個生命,在它活着的時候,總是保持着一種高度有序的狀态,各個器官各個細胞的運作井井有條。”但死亡終究無法抗拒。“落葉永離,覆水難收”,死亡是熵增加到一個程度必然發生的現象。

要想長命百歲,必須想辦法增加“負熵”。增加“負熵”也許是人類特有的功能。道家的修命,練内丹其實就是增加負熵,老子說得非常好: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這裡的關鍵是 “為道日損,為學日增。” 所謂“損”就是減少的意思。減少所有不必要的東西,減少自身的很亂程度,增加機體的有序化,直到“大道至簡”的程度。如果把“為道日損”,也理解為“修性”,就與我所提倡的“通心”很接近了。

二、什麼是“通心”?有什麼作用?

行文至此,學習過“通心”的朋友已經知道通心的作用了。從心靈成長和心理健康的意義上,通心,就是減少我們内在的混亂程度,變得更加有序,擴大舒适區。

所謂“通心”,簡單說,就是滿足“通心的黃金三要件”的行為。即:1、清晰自己。2、換位體驗。3、有效影響(行動)。

與他人通心,就是減少他人,乃至他人與自己的混亂程度,使他人,以及與他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有序,擴大其舒适區。

與自己通心,就是對自身的人格進行整合,協調,使自身的内耗盡量向零逼近。

與大自然,乃至萬事萬物通心,就是盡多地體驗“天人合一”的狀态。

不管是哪種通心,都是活在當下。積極心理學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概念:“心流”(flow,也有譯為“福流”的)。一般來說,通心的時候,或多或少,或長或短,都會有“心流”的産生。“心流”就是一種負熵。

三、心理咨詢、心理治療、通心輔導為什麼可以增加“負熵”?

成功的心理咨詢、心理治療,打通我們的心理情結,減少我們的自我沖突、人際沖突,自然就是增加負熵。

可以說,找對了人,做心理咨詢、心理治療,就是花錢買負熵。好的心理咨詢、心理治療,甚至能夠讓人産生“新生”的感覺。别的不說,我已經公布了不少自己做“通心輔導”的案例。這些案例說明了在經過了通心輔導之後的巨大變化。如果感興趣,這些案例就在頭條上能夠找到一些,大量的是在心理學家許金聲公衆号。

例如,精神分裂症患者是典型的熵值極高、混亂程度極高的人。下面是一位曾經的精神分裂患者W女士經過我的治療,在2009年1月寫的一篇文章。此時她已經開始接近完全正常。她曾經因精神分裂症十五次住院,共換過六家精神病醫院。

她描述:“我以及我家人在心靈上的成長,使我的小家庭和媽媽的家庭、婆婆的家庭,有了新的氣象。當然婆婆家的變化,是由我和丈夫去影響的。 總之,這三個家庭(指自己的娘家、丈夫家和自己的小家——許金聲注)的氣氛比以前好多了,雖然還存在着點猜疑,但已不成為主要問題了。媽媽很高興,這幾天忙上忙下,準備過年,忙得不亦樂乎。我和弟弟的關系也發生了改變,變得親近了點。我重新認識了姐姐,覺得她和以前不一樣了。我知道這是因為我成長了,以前對她的認識是不清晰的、模糊的,也就是說根本就不了解她。現在對她的認識更清晰了。通過對姐姐的感覺的變化,讓我感到自己的變化。我就像一隻破殼而出的小雞,以前是封閉在蛋殼裡,現在正在漸漸地看清這個世界。”——她的“像一隻破殼而出的小雞”這一比喻,多麼生動!世界和人際關系都發生變化了,以前是混沌的,現在開始清晰。這是偉大的變化!這一變化,也标志着她真正地開始與他人通心了。

四、通心力,就是增加負熵的力量!

“通心”的理論和方法,一經提出就産生極大效應,在理論上,它左右逢源,舉一反三,融合涵蓋。在實踐上,它不擇問題,無可阻擋,一一化解。這種“左右逢源,舉一反三,融合涵蓋……”本身就是負熵的含義和作用。我之所以長期舉辦“全人心理學·通心工作坊”,就是在傳播負熵,減少個人、集體、社會的混亂程度。由于疫情原因,我從今年三月起,開始舉辦“通心輔導實戰技能工作坊”(網絡版),每個月一期,如今已經連辦四期。七月十六日,馬上要辦第五期。有不少老學員(參加過我地面工作坊)的學員,認為在許多地方,比地面工作坊的效果還好。

心輸出量的概念(通心的巨大價值)1

附錄:下面的《生命與負熵》轉自網上。也許不夠全面、詳細,但文字流暢,讀之,可以擇其大意而已。

《生命與負熵》

作者: physixfan

熱力學第二定律說道:在孤立熱力學系統中,系統的熵永不減少。熵是用來表征系統混亂程度的物理量,因此這條定律實際上是在說,孤立系統的混亂程度永遠是在增加的。直到達到熱平衡,系統的熵達到了極大值,系統狀态将不再改變,歸于沉寂。“落葉永離,覆水難收;欲死灰之複燃,艱乎其力;願破鏡之重圓,冀也無端;人生易老,返老還童隻是幻想;生米煮成熟飯,無可挽回。”【1】無數自然現象,無不印證着熵增原理的正确性。

然而,生命現象卻似乎是個例外。生命是一種總是維持低熵的奇迹。一個生命,在它活着的時候,總是保持着一種高度有序的狀态,各個器官各個細胞的運作井井有條。它并不會立即達到一種類似熱力學平衡的不再活動的狀态,相反,生物能夠主動“做某些事情”、運動以及不斷與外界進行物質能量交換恰恰是生物區别于普通物體的一個重要因素。而一個生命一旦死去,就會很快被熵增原理的強大威力給收服,很快将趨于熱平衡狀态,變成一片死寂的一堆極其無序的物質。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生命看似違背了普适的熵增原理呢?

問題的根源就在于,熱力學第二定律隻是用于“孤立系統”,即與外界沒有物質、能量交換的系統。而生命之所以能長時間維持自身處在低熵有序狀态,其秘訣正是在于它與外界的物質能量交換,即新陳代謝。

我們要搞清楚的是,新陳代謝的目的本質并不是交換物質。構成我們身體的原子,無非就是碳氫氧氮磷硫,和外界的普通原子沒有什麼區别,僅僅交換原子并不能給生命帶來直接好處。

更應該明确的是,新陳代謝的目的本質也不是交換能量。似乎很長一段時間裡,人們一直把吃飯喝水看成是單純的吸收能量,認為生命以能量為生,而且至今大部分沒有學過物理學的人也是這麼看待的,人們滿足于這樣一種簡單的理解。但是,“其實這非常荒唐,因為一個成年有機體所含的能量跟所含的物質一樣,都是固定不變的。既然體内一個卡路裡跟體外一個卡路裡的價值是一樣的,那麼,确實不能理解單純的能量交換究竟有什麼用處。”【2】

那麼,新陳代謝的本質究竟是什麼呢?到底是怎樣一種物理過程使得生命得以維持低熵,避免死亡呢?其答案就是,從環境中不斷地汲取負熵,生命以負熵為生。或者說新陳代謝的本質就是,從外界不斷地汲取負熵,以抵消生命運作過程中不得不産生的熵增。

負熵就是熵的對立,熵代表的是無序,而負熵表示的則是有序。汲取負熵,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從外界吸收了物質或者能量之後,使系統的熵降低了,變得更加有序了。因此,我們吃的東西必須本身非常有序,即食物必須低熵,所以我們動物隻能吃生命。植物則有所不同,對于植物來說,最根本的負熵來自太陽的陽光。陽光是整個地球上所有生物所汲取的負熵的根本來源。因此,我們以後不要隻感謝太陽帶給我們的無限能量,一定要在後面加上一句,感謝太陽帶給我們的負熵~!與此同時,我們的身體不斷地向外界輻射紅外線,這就是帶走生命運作增加的熵的一種方式;另一種方式是排洩,顯然排洩物的混亂程度是比我們的食物更高的。

有人可能會問,鑽石之類的晶體,它們的熵也是很低的,如果新陳代謝隻是為了汲取負熵,為什麼人們不能吃鑽石為生呢?我們所能給出的回答是這樣的,鑽石确實是處在一種低熵的狀态,這點大家都承認。但是生物體本身的熵很低,要維持這樣一種低熵狀态本身一定是一件很難的事情,需要很複雜的機制才能做到這一點,所以人們能吃的東西就不僅僅低熵就可以了,而是通過自然選擇,僅僅隻有某一小部分低熵的物體是可以被吸收利用的。真實自然選擇的結果就是,鑽石不能成為食物,而肉、菜之類的東西就可以。但是我們也不能排除在科技高度發達的未來會存在某種機器人,單靠吃晶體就能活…

生命以負熵為生,也許,這就是生命的本質吧。

參考文獻:

【1】趙凱華《新概念物理學教程 熱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

【2】薛定谔《生命是什麼》 湖南教育出版社

心輸出量的概念(通心的巨大價值)2

與大自然通心工作坊,可以增加負熵。

心輸出量的概念(通心的巨大價值)3

心輸出量的概念(通心的巨大價值)4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