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是喜溫作物,不同的大豆品種在全生育期内所需要的大 于等于1CTC的活動積溫相差很大。晚熟品種要求3200°C以上,而
夏播早熟品種要求1600°C左右。 同一品種,随着播種期的延遲, 所要求的活動積溫也随之減少。春季,當播種層的地溫穩定在 l0°C以上時,大豆種子開始萌芽。
夏季,氣溫平均在24°C〜 26°C,對大豆植株的生長發育最為适宜,當溫度低于14°C時,生
長停滞。秋季,白天溫暖,晚間涼爽,但不寒冷,有利于同化産 物的積累和鼓粒。大豆不耐高溫,溫度超過40°C,着莢率減少57%〜71%。北 方春播大豆在苗期常受低溫危害,溫度不應低于一4°C,大豆幼
苗受害輕微;溫度在一5°C以下,幼苗可能被凍死。
大豆幼苗的 補償能力較強,霜凍過後,隻要生長點未死,子葉節還會出現分支,繼續生長。大豆開花期抗寒能力最弱,溫度短時間降至-0。5°C,花朵開始受害,一 rc時死亡;溫度在一2°C,植株即死 亡,未成熟的莢在一 2。5°C時受害。成熟期植株死亡的臨界溫度
是一3°C。
秋季,短時間的初霜雖能将葉片凍死,但随着氣溫的 回升,子粒重仍繼續増加。大豆幼苗對低溫有一定的抵抗能力,而在開花期時則要求較 高的溫度。我國東北地區夏季7〜8月平均溫度20°C〜24°C,黃
淮海地區22°C〜26°C,此時春播大豆正值開花鼓粒時期,溫度适 宜。
對夏播大豆而言,也已進人分支期,溫度适宜,所以東北和 黃淮海地區是我國大豆主産區。在夏大豆産區如果播種偏晚,大
豆生育後期常受低溫影響,造成鼓粒灌漿緩慢,子粒不飽滿,甚 至秕粒,因而減産。北方春大豆區如播種太早,早春地溫低,影 響了大豆幼苗生長,因此不同地區應根據當地氣象特點及大豆對
溫度的要求,适時播種。
盡管大豆是喜溫作物,但也不耐高溫, 如果花莢期溫度超過40°C。坐莢率減少,需适當灌水,降低土壤 溫度,增加大豆花莢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