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頓是一個書法術語,指運筆的提起按下,亦喻文章的自然起伏。
出處:
1、清朝陳其元《庸閑齋筆記·蔣振生書法論》:“然提頓二字相連,捷於影響。”
2、清朝徐作肅 《侯方域評》:“可見文不在妝點,一涉妝點便拙,拙便死。提頓分明,則神姿四映。”
3、文言判斷句中,主語後用“者”,表示提頓,有舒緩語氣的作用。如周敦頤《愛蓮說》:”蓮,花之君子者也。”
4、在主語後面,加上助詞“者”表示提頓,謂語後加語氣詞“也”,加強判斷語氣。這是古代漢語判斷句的典型結構。如莊子《逍遙遊》:“ 南冥者,天池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