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求諸己的上一句發而不中,不怨勝己者。譯文:射不中,不怨恨赢了自己的人。
原句:人役而恥為役,由弓人而恥為弓,矢人而恥為矢也。如恥之,莫如為仁。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後發。發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
成語典故
相傳四千多年前,正是曆史上的夏朝,當時的君王就是赫赫有名的大禹。有一次,諸侯有扈氏起兵入侵,夏禹派伯啟前去迎擊,結果伯啟戰敗。部下們很不甘心,一緻要求再打一次仗。伯啟說﹕“不必再戰了。我的兵馬、地盤都不小,結果反倒還吃了敗戰,可見這是我的德行比他差,教育部下的方法不如他的緣故。所以我得先檢讨我自己,努力改正自己的毛病才行。”從此,伯啟發憤圖強,每天天剛亮就起來工作,生活簡樸,愛民如子,尊重有品德的人。這樣經過了一年,有扈氏知道後,不但不敢來侵犯,反而心甘情願的降服歸順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