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子攝
“當我看到賽手們在我設計的賽道裡玩的很開心,那種感覺比我自己拿了冠軍還要爽。”
當蘇文敏笑着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指南君知道這個四十歲的男人,已經完成了從賽手到賽事服務的角色轉換。
▲王俊攝
蘇文敏可以說是中國越野摩托車運動領域殿堂級的人物了,健壯黝黑,圈裡人都叫他“大黑熊”。
自幼便在雲南省體育局摩托隊訓練,參加過包括中國越野錦标賽、亞洲越野錦标賽、世錦賽,後來轉向拉力賽,2008年環塔摩托車組的冠軍,2011年代表金城車隊參加達喀爾并完賽,最終排名第60,是目前國人最好成績。2017年蘇文敏還參加了奧地利厄茲伯格礦山耐力賽,可以說職業生涯中參賽經驗十分豐富。
2011年,蘇文敏在雲南成立蘇文敏摩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主營賽事運作推廣,這次我們的專訪也是從這裡開始。
指南君:
很久沒有在賽場見到您了,現在在忙什麼?
蘇文敏:
我騎了很多年的車,一直在參加各種比賽,但現在随着的年齡增長,照顧家庭,自身的體力等方面不再适合高強度的比賽,但是我又不想離開賽場,所以現在主要在做一些比賽,包括裁判的工作,比如雲南越野聯賽還有一些拉力賽等等,通過這樣的方式繼續從事我喜愛的賽車工作。
指南君:
目前公司的主要業務是哪些?
蘇文敏:
公司主要是做大家喜歡玩的比賽,比如去年的《元謀土林耐力賽》。耐力賽作為場地賽和拉力賽之間的過渡賽事,門檻低,占用時間少,在歐洲非常風靡,比起達喀爾這種拉力賽,耐力賽更有樂趣,像一個大型的節日,在兩三天的時間裡可以和兄弟們體會“無兄弟,不越野”的樂趣。
現在的團隊跟着我很多年了,雖然還賺不到什麼大錢,因為熱愛我們會一直堅持,我堅信中國賽車的未來一定會好。
指南君:
元謀土林耐力賽是什麼樣的?
蘇文敏:
作為著名元謀人的發源地,這裡有着壯觀的土林景觀,非常适合耐力賽的要求,而且冬天這裡也有着25度的舒适天氣。
賽道是我設計的,共11公裡的賽段難度很大,像許建豪這樣的高手二十幾分鐘就出來了,但是一半的人在兩小時關門時間内都沒有完成,報名費隻要500,門檻不高,并沒有要求賽事執照,有一台合格的賽車,标準的賽服,具備摩托車駕照都可以參賽。
指南君:
這個比賽危險嗎?
蘇文敏:
摩托車的危險源于你對摩托車的理解,不能單單追求速度,就這次的元謀土林耐力賽,我們準備的救護車一次都沒有用到,因為賽段設計比較難,大家都不會追求速度,隻要速度沒有失控,危險就是可控的,所以不要做超出自己能力範圍之外的嘗試。
指南君:
和我們聊聊達喀爾吧。
蘇文敏:
摩托車不像汽車還有領航員,路程的孤獨對我而言是最大的困難,隻有和自己聊聊天,唱唱歌,罵罵自己。比賽中為了節省時間都住營地,晚上有修車試車的非常糟雜,休息不好,最累的時候是完賽之後從終點到大營的時間,三四百公裡非常枯燥疲憊,不能超速,一直有金城車隊的人陪着我跑,我六十名的成績一定會被突破,我相信能進前三十。
▲蘇文敏2011年參加達喀爾
指南君:
您對今年宏義和張敏參加達喀爾戰況怎麼看?
蘇文敏:
很高興他們去參加達喀爾,張敏很可惜,車的問題是偶然,如果能完賽一定會超過我的成績,拉力賽的苦和難隻有參加過才能體會,摔車修車迷路孤獨等等,宏義能完賽我要恭喜他,對于他們身後的大明礦業,能堅持下來并且這麼付出,我也很感謝許總。
▲張敏&趙宏義
指南君:
跑厄茲伯格是一種什麼體驗?
蘇文敏:
兩千多人報名,隻有五百名完賽。如果下雨的話,90%的人不能在4個小時關門内完賽,其實很多人就是去玩的,報個名參加一下排位賽,和那些水平很高的人去取經,有些難度大的地方觀衆都很職業的,自帶繩索工具幫車手脫困,自己還挺開心,氛圍很好。
厄茲伯格報名費:觀衆55歐,VIP 200歐,排位賽133歐,正賽加215歐,單獨爬坡賽55歐元。
指南君:
您覺得中外車手的差距在哪些方面?
蘇文敏:
耐力賽技巧很重要,比如定車,國外車手很多都有攀爬的基本功,有些地方隻有定好車,保持直立才有可能上的去,用林道車做出攀爬的動作,場地賽方面中外車手經過這麼多年的交流,差距并不是很大,像國内一些場地賽手也具備國際水平。
指南君:
您對對于摩旅愛好者的建議是什麼?
蘇文敏:
首先安全第一,要休息好,不要趕路,有條件的話練練越野車,這對于摩旅途中出現一些突發情況的處理上有很大幫助,過水,爛路等等,摩旅不像比賽,沒有完善的安全後援,出了問題隻能依靠自己。
指南君:
摩旅時候長時間騎行,小臂會酸脹,怎麼處理?
蘇文敏:
握力對的練習時一方面,一個重點是手肘要展開,還有一個就是要用到身體的核心力量去對抗車,而不是單純用手臂的力量,特别酸脹的時候,把手臂伸直,雙手攥緊放開,知道手臂酸到極限,就會排出乳酸,馬上就會不酸了。
指南君:
蘇老師是怎麼開始接觸摩托車的?
蘇文敏:
我從小是連摔跤的,小時候很瘦小,1992年那時候聽說摩托隊要招人,抱着感受一下的心态去試試看,反正練習摔跤以後體能好,不怕摔跤,在我們那批隊友都陸陸續續養傷的時候,我一直在練車,在第七屆全運會的時候就拿到了第六名的成績,就轉正專門騎摩托了。
指南君:
蘇老師是怎麼從場地賽過渡到拉力賽的?
蘇文敏:
那是在2008年,當時車隊是打算去參加達喀爾的,畢竟是所有玩車人的終極夢想,但是當時的條件還不具備跑達喀爾的條件,所以決定先參加環塔。
第一次參賽,沒有任何經驗,好在得到了徐浪的指導,在跑了三個賽段左右逐漸找到了感覺,後面一點點提高速度,最終拿到了冠軍,當時我們紅河車隊是買了兩輛新車參賽的,和大多數個人賽手相比,車輛和後援還是有優勢的。
▲2008年,蘇文敏獲得環塔冠軍
指南君:
您除了摩托車,還從事别的運動嗎?
蘇文敏:
現在主要就是做賽事,因為大家在專業度方面對我還是比較認可的,看他們飛過我設計的障礙還挺開心的,但是和比賽的心情肯定不一樣,有一次有個泰國的車手在飛一個坡的時候摔車,車把都斷了,我很擔心,第一時間問他是不是賽道設計的問題,他說是自己操控的原因,那個時候自己真的很擔心。
指南君:
您2018年計劃做什麼?
蘇文敏:
我會把更多更有趣的賽事帶給大家,看大家玩的爽,比我自己拿冠軍還要開心。
培訓方面,我很想在我有精力有時間的時候培訓更多的年輕賽手,用我這麼多年來參加比賽的知識和經驗幫助他們成長。
現在外國車手都會來中國比賽,因為獎金還是蠻高的,在國外頂尖的車手都被廠隊承包了,業餘車手很難拿到獎金。
指南君:
您對于剛剛接觸越野車的朋友有什麼建議?
蘇文敏:
首先一定要有專業人士的引導,不要盲目的去做那些高難度的動作,這是不負責任的。專業人士經過訓練,有一套正确的理論做支撐,一定要學習規範的動作,這樣可以避免走很多彎路,減少受傷,以後也會更加享受騎行,不要盲目去飛躍,隻要動作正确,經過練習,速度逐漸加快,自然而然就會掌握飛躍,前提是正确的理論指導。
指南君:
您對于摩旅愛好者有什麼建議嗎?
蘇文敏:
有條件的話先買一台小排量越野車,和車友們爬爬山,向車友學習技術,時間長了以後控車能力會提升很多,要練好站姿騎行,尤其在通過非鋪裝路面時候,站的高才能看的遠,對于突發情況有所準備,站姿騎行在颠簸的時候對于身體的保護更好,千萬不能鎖緊關節,膝蓋關節和避震器一樣重要。
指南君:
雲南的摩托車運動始終是全國最活躍的,為什麼?
蘇文敏:
雲南的自然條件好,玩車的環境好,和不同企業的投入,包括政府的支持分不開的,東川的比賽就是很好的示範作用,政府一直在出錢出力支持比賽,雲南其他地方的政府可能沒有經費,但是會在醫療,政策,其他方面去支持。
指南君:
中國摩托車運動的未來
蘇文敏:
未來在下一代人身上,現在的父母逐漸認識到A級的摩托車手是可以養活自己的,那麼就會有更多的愛好者會培養自己的孩子去練習,4歲的孩子就可以開始騎車,這麼多年我看到了中國摩托車運動的發展,從一開始的荒蕪到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着車拖着越野摩托來玩,這是一個好現象。
通過我們将近兩個小時的專訪,在大黑熊身上看到了一名職業車手的執着,看到了現在的大黑熊對後來者的期望,不變的是心中對賽車運動的熱愛,職業身份的轉變使得蘇文敏用另一種方式推動着國内摩托車運動的發展,讓我們祝福這位孤獨的戰士好運。
回複往期關鍵詞可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頭盔丨踏闆丨問答丨路書丨機車文化丨問答闆塊丨電影推薦丨十大丨賽事專題報道丨歐亞穿越丨補胎丨第一季培訓視頻丨第二季培訓視頻丨摩托電影推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