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與中秋節有關并含有詩意的主題

與中秋節有關并含有詩意的主題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16 03:42:08

與中秋節有關并含有詩意的主題(在漢字中一同賞月吧)1

文 / 孟琢 南書

“自古中秋月最明,涼風屆候夜彌清”,又要到中秋佳節了,明月當空,萬裡同期,或團圓相會,或垂淚思鄉,多少難言的情愫都遙寄與明月相知。在這個牽動無數情思的日子裡,我們在擡頭望月、把酒言歡的閑暇,也可以深入到古老的漢字中,感受古人造字時心中的那輪明月。

與中秋節有關并含有詩意的主題(在漢字中一同賞月吧)2

《說文》:“月,阙也,太陰之精,象形。”月是典型的象形字,古文字形就是一牙彎月的樣子,和圓形的“日”相區别。在古人造字時,選取了月牙彎缺的特點。在詩詞中,詩人們多喜歡月亮圓滿皎潔的形象。無論是太白的“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還是劉禹錫的“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月亮都是圓滿無缺的。但實際上,就像無常的人生一樣,缺憾才是月的常态。納蘭性德有一句詞:“辛苦最憐天上月,一夕如環,夕夕都成玦。”道破了月的實質,也給我們平添了如許感慨。

月,是夜晚的象征。因此,甲骨文中的夕和月寫作同一個字。《說文》:“夕,莫也。從月半見。”小篆中的夕是半個月亮的形狀,明月初升,正是夕陽西下的暮色之時。“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這一個個難眠的夜晚,正須有月色相伴。

與中秋節有關并含有詩意的主題(在漢字中一同賞月吧)3

與中秋節有關并含有詩意的主題(在漢字中一同賞月吧)4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月的圓缺變化,不僅是心緒沉浮的象征,更是時間的記錄與标尺。所謂“晦朔乃取于盈阙,寒暑蓋資其往來”,我們不僅用“月”來表示一年中的十二個月,月初、十五、月末的日子,也用從月的字來表示:

與中秋節有關并含有詩意的主題(在漢字中一同賞月吧)5

《說文》:“朔,月一日始蘇也。”《釋名》:“朔,月初之名也。”朔指農曆每月的第一天,之後月亮由虧到盈,到十五最圓,再由盈到虧。所謂始蘇,就是月亮剛剛“蘇醒”,息而複生。

當月亮和地球、太陽之間成一條直線時,就會發生日食。中國古人很早就把“朔”和日食聯系在一起。《詩·小雅·十月之交》:“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記載十月朔日辛卯這天的日食天候,在《左傳》中,更頻繁出現某月朔日有食之的記載。

與中秋節有關并含有詩意的主題(在漢字中一同賞月吧)6

在古漢語裡,“望”用來記錄滿月這一月相。《釋名·釋天》:“望,月滿之名也。月大,十六日。小,十五日;日在東,月在西,遙相望也。”農曆十五或十六日,地球上看到的是月亮的受光面,此時日月分别在地球兩邊,仿佛遙遙相望,故名為“望”。有趣的是,望是滿月,也可指飽滿的樣子。《莊子·德充符》:“無聚祿以望人之腹。”成玄英:“腹滿則飽,猶月滿為望,故以拟之。”莊子的這個譬喻實在腹黑,中秋美餐之餘,低頭看看你的肚子,有沒有鼓成一輪明月呢?

“望”亦為遠眺之名,《玉篇》:“望,遠視也”。遠望需要墊腳,《荀子·勸學》:“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跷起腳望,形象地體現出望的特點。在月明之夜,那一輪皎潔正是我們遙望的對象。無論是“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還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都是望月中的詩情與相思。在古文字中,望的字形就象一個人擡頭注目、遠望明月之形。看來,那月夜中遙望的身影、清幽光影下微渺的情思,一直能追溯到造字的先民啊。

與中秋節有關并含有詩意的主題(在漢字中一同賞月吧)7

在漢字中,表示月相的字還有朏、霸、恒、晦等。霸(pò)讀為魄,在很多文獻中就寫作“魄”。《說文》:“霸,月始生霸然也,承大月二日,承小月三日。”指每月初始見的月亮(表示“霸主”的意思實際上是“伯”的借字)。朏(fěi)是夏曆的每月初三,月方出,未為盛明,《說文》:“朏,月未盛之明。”恒(gèng)表示月相,是上弦月的意思。《詩·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古人用上弦月的比喻祝福生機勃勃,永遠上進,充滿希望。晦則是農曆每月的最後一天。《說文》曰:“晦,月盡也。”在這一天,月亮的光線被地球擋住了,人們看不見月亮。伴随着月亮的陰晴圓缺,時間之流周而複始,從不止息。因此,“期”也是從月的。《說文》:“期,會也。”其特點在于循環,無論走得多遠,都有回歸的一日。經曆一月叫做期月,經曆一年叫做期年。“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在時間的運轉中,明月不變,變化的隻是我們而已。

月亮不僅代表時光流轉,更是光明的象征。月光皎潔璀璨,卻又不奪目耀眼,不知吸引了多少癡情人的目光。在漢字中,明、朗都是從月的:

與中秋節有關并含有詩意的主題(在漢字中一同賞月吧)8

甲骨文中,明從日從月,表示明亮之義。到了金文、小篆,字形左邊的日或寫作囧,囧是窗戶之形,月光從窗戶中穿過,故有照亮、明亮之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正描繪出月光透過窗戶,灑落到床前的情景。“霜”的比喻不僅有視覺上的明亮之感,還有觸覺上的清冷之感。

月與明息息相關,因此,明月成為了中國人最熟悉的文學意象。它是詩人遙寄衷腸的媒介,“我寄愁心與明月,随風直到夜郎西”,好友之間萬裡懸隔,唯以明月傳達心意。它是孤獨中的心靈伴侶,“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與美酒,已然成了詩人的身份标志。它也是曆史中的時光之橋,“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在我們與古人之間,月亮是永恒的見證者。

與中秋節有關并含有詩意的主題(在漢字中一同賞月吧)9

朗亦從月,《說文》:“朗,明也。”徐锴《說文系傳》:“月之明為朗,故古樂府有《朗月行》。”南朝詩人鮑照有《代朗月行》一詩,其中又“朗月出東山,照我绮窗前”的句子,而最著名的莫過于李白的《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白玉盤和瑤台鏡都是明亮的意象,正與“朗月行”相符。

在無雲的夜晚,月光清朗明澈,但到了迷霧之中,月光又是朦胧幽隐的。朦、胧這兩個字都從月,《說文新附》:“朦,月朦胧也。胧,朦胧也。”徐昌圖《臨江仙》:“今夜畫船何處,潮平淮月朦胧。”辛棄疾《添字浣溪沙》:“酒面低迷翠被重,黃昏院落月朦胧。”夤夜飲酒,不一定非要朗月當空,朦胧的月色配上醇厚的佳釀,那種惝恍迷離的滋味,也令人神醉不已。

與中秋節有關并含有詩意的主題(在漢字中一同賞月吧)10

明月是孤獨的,它是夜的精靈,邊緣于白晝的喧嚣之外。因此,月光往往與閑适、自由密不可分。在繁體字中,閑适的閑寫作“閒”:

與中秋節有關并含有詩意的主題(在漢字中一同賞月吧)11

在古代,“閑”和空間的“間”是一個字。它的本義是縫隙,《說文》:“閒,隙也。從門從月。”徐锴:“夫門夜閉,閉而見月光,是有閒隙也。”夜晚月光從門縫中射入,表示縫隙之義。空間的縫隙與時間的間隔相通,因此也表示空閑、悠閑之義。

這個字很美!在金文中,明月懸挂于上,兩扇門若開若合,我們似乎能聽見月下推門的聲音,瞥見垂落下的縷縷月光。其實,月光、空閑、自在,這些感受都是相通的。陸機有一首《拟明月皎夜光詩》,詩中說“朗月照閑房,蟋蟀吟戶庭”。“閑房”是無人居住的房屋,與明朗的月光形成對照,愈發寂寥。但你細細品味,空閑的房屋和空靈的月光,難道不是無聲相契的嗎?

還有我們熟悉的《記承天寺夜遊》:“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月色如常,竹柏如故,唯有在“閑人”的心靈中,它們才會幻化成“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什麼是閑人?漢字給了我們十分隽永的啟示:心靈的門封閉不開,生命則沉重不堪;讓你的心靈在忙碌奔勞之際,開一扇門縫,容納一絲月光,你也可以成為自在不羁的“閑人”。

與中秋節有關并含有詩意的主題(在漢字中一同賞月吧)12

中秋之際,章黃國學祝大家節日快樂,悠閑自在。眼中望月,心中常有月光!

---------------------------------

小貼士

說到月,我們還要知道,漢字中很多表示胖的字,都從月,比如胖啊、肥啊、膘啊、脂啊、肪啊、腴啊……意思很簡單,瞧你胖的,胖的跟個月亮似的了!

當然,很多表示瘦的字也從月,比如臞啊、脫啊……意思也很簡單,瞧你瘦的,瘦的跟個月牙似的!

咦,為什麼月亮既可以表示胖,也可以表示瘦?不是的!這裡的月,全部都是肉,古文字中兩個字很像,傻傻的分不清楚。所以,那些“經曆了瘦瘦到胖胖”的孩子們,不要再幻想了——你們的字形不從月,而是從肉!月有陰晴圓缺,你們沒有,你們會一直胖下去的……

與中秋節有關并含有詩意的主題(在漢字中一同賞月吧)13

---------------------------------

文章作者:

孟琢,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講師,文學博士,從事訓诂學、《說文》學研究,章黃國學主編。

與中秋節有關并含有詩意的主題(在漢字中一同賞月吧)14

---------------------------------

欄目主持人:

董京塵,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古代漢語專業博士

與中秋節有關并含有詩意的主題(在漢字中一同賞月吧)15

---------------------------------

特别鳴謝

書院中國文化發展基金會

敦和基金會

---------------------------------

章黃國學

有深度的大衆國學

有趣味的青春國學

有擔當的時代國學

北京師範大學章太炎黃侃學術研究中心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古代漢語研究所

zhanghuangguoxue

與中秋節有關并含有詩意的主題(在漢字中一同賞月吧)16

文章原創|版權所有|轉發請注出處

公衆号主編:孟琢 謝琰 董京塵

責任編輯:蔡若葵 孫雯

美術編輯:張臻 孫雯 高佳玉

專欄畫家:黃亭穎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