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華(1832~1911),字作英,亦作竹英、竹雲,浙江嘉興人。号胥山野史、胥山外史、種竹道人,齋名九琴十硯齋、九琴十研樓、芙蓉庵、劍膽琴心室等。晚清著名書畫家,善畫花卉、山水,尤擅畫竹,有"蒲竹"之譽。蒲華山水花鳥兼擅,作品題材廣泛,其中奇石題材在其存世作品中占有很大比重,奇石題材給予蒲華廣闊的筆墨表現空間,是蒲華藝術研究中重要的一個方面。
在開創近代“海上畫派”的四位大家中,蒲華的詩、書、畫,他的人品、畫格、氣質,影響時風,鼓蕩起舊式文人的憤懑之氣,使中國繪畫走出清初以來長期迂回低迷的停滞、徘徊之境。
蒲華一生嘗盡炎涼世情,漸成了孤傲寡歡的性格,一生雲遊寄居,漂泊異鄉的不穩定感使他心緒憤郁,從而影響了畫風的整體特征,使他落筆恣縱、不拘成法,久而久之便形成粗疏狂怪、不悖理法的風貌。蒲華山水取法董源、巨然,得意于米芾、米友仁的雲山蒼茫,又鐘情于倪雲林的渴筆荒疏,更有吳鎮的煙雲渾然、黃公望的蒼厚凝重、沈周的闊筆宏制、董其昌的靜寂清逸、王原祁的密而不亂,衆長所聚,以筆墨見優,更兼心性、氣質使然,屬于文人山水正脈。然後,蒲華在筆墨語言的運用上,絕不因襲以上各派門戶,善學于斯而能複加錘煉,化作自家風格。
蒲華所作山水,不耐細勒慢勾,運筆快捷如風,雄闊粗壯的筆勢濕墨入紙,濃淡交織,筆不滞墨,墨不掩筆;幹裂秋風,潤含春雨。蒲華的山水題材基本還是明清文人山水的基調,所展示的山川岩壑、小橋流水、屋舍人家,大多是其遊曆于江南諸地,身心所至、眼目所及的尋常峰巒、樹石田園,風格上總體粗率簡易,以氣勢勝,重在筆情墨趣,寫胸中丘壑,而非章法程式的合理運用。房舍、人物往往寥寥幾筆,簡單随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