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嶽的故事。古代帝王附會五嶽為群神所居,在諸山舉行封禅。“五嶽”一說始于漢武帝。五嶽中“嶽”意即高峻的山。中國古代,認為高山“峻極于天”,把位于中原地區的東、南、西、北方和中央的五座高山定為“五嶽”。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和道教開始在五嶽修建佛寺、道觀,進行宗教活動,每個“嶽”均尊奉一位“嶽神”(或稱“大帝”、“神君”等)作為掌管該嶽的最高神祇。這幾座山上的天然風景亦逐漸被開發出來,供朝山信徒遊覽。于是,五嶽又成為中國以山嶽自然景觀之美而兼具佛、道人文景觀之勝的風景名勝區。唐宋以前,五嶽大抵是佛、道共尊,寺、觀并存。宋以後,佛教和道教各自依靠政治背景和社會勢力彼此展開争奪。到明清時期,南嶽、北嶽和中嶽仍保持著佛、道共尊的局面,東嶽和西嶽則以道教勢力為主,成為中國道教的中心。
2、五嶽的概況。中國五嶽,中國漢文化中五大名山的總稱,是古代民間山神崇敬、五行觀念和帝王巡獵封禅相結合的産物,後為道教所繼承,被視為道教名山。五嶽分别是中嶽嵩山、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恒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