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和型:平和體質日常養生應采取中庸之道,吃得不要過飽,也不能過饑,不吃冷,也不吃得過熱。多吃五谷雜糧、蔬菜瓜果,少食過于油膩及辛辣之物。運動上,一般選擇溫和的鍛煉方式,運動強度不要太大就可以。老年人适當散步、打太極拳。
2、氣虛型:多吃具有益氣健脾作用的藥物,實際上我們中醫有一個概念就是藥食同源,在中醫看來有很多食物是有一定的藥用功能的,所以我們下邊病理性體質的時候,所用的飲食内容,往往有一些是屬于藥,同時也屬于食物。針對氣虛型的人,可以吃一些如黃豆、白扁豆、雞肉、泥鳅、香菇、大棗、桂圓、蜂蜜等。吃了這些食物有補氣健脾的作用,平時吃東西的時候也一些好奇作用的食物盡量避免,如槟榔、空心菜、生蘿蔔等。以柔緩運動,散步、打太極拳等為主,不宜做大負荷消耗體力的運動和出大汗的運動。
3、陰虛型:多吃甘涼滋潤的食物,比如瘦豬肉、鴨肉、龜、鼈、綠豆、冬瓜、芝麻、百合等。少食羊肉、狗肉、韭菜、辣椒、蔥、蒜、葵花子等性溫燥烈的食物。中午保持一定的午休時間。避免熬夜、劇烈運動和在高溫酷暑下工作。宜節制房事,因為我們有些房事活動傷精耗液,對男女都一樣。隻适合做中小強度、間斷性的身體鍛煉,可選擇太極拳、太極劍等。鍛煉時要控制出汗量,及時補充水分。不适合洗桑拿。平時宜克制情緒,遇事要冷靜,正确對待順境和逆境。可以用練書法、下棋來怡情悅性,用旅遊來寄情山水、陶冶情操。平時多聽一些曲調舒緩、輕柔、抒情的音樂,防止惱怒。
4、陽虛型:可多吃容易有甘溫益氣的食物,比如牛羊狗肉、蔥、姜、蒜、花椒、鳝魚、韭菜、辣椒、胡椒等。少食生冷寒涼食物,比如黃瓜、藕、梨、西瓜等。秋冬注意保暖,尤其是足下、背部及下腹部丹田部位的防寒保暖。夏季避免吹空調電扇。可做一些舒緩柔和的運動,如慢跑、散步、打太極拳、做廣播操。自行按摩氣海、足三裡、湧泉等穴位,或經常灸足三裡、關元,可适當洗桑拿、溫泉浴。多與别人交談,平時多聽一些激揚、高亢、豪邁的音樂,調節一下情緒,讓他興奮一下。
、
5、濕熱型:飲食清淡,多吃甘寒、甘平的食物,如綠豆、空心菜、苋菜、芹菜、黃瓜、冬瓜、藕、西瓜等。少食辛溫助熱的食物。應戒除煙酒,因為煙酒在中醫看來屬于具有溫熱作用的。不要熬夜、過于勞累。盛夏暑濕較重的季節,減少戶外活動。适合做大強度、大運動量的鍛煉,如中長跑、遊泳、爬山、各種球類、武術等。
6、氣郁型:多吃小麥、蒿子杆、蔥、蒜、海帶、海藻、蘿蔔、金橘、山楂等,因為這些食物具有行氣、解郁、消食、醒神的作用。睡前避免飲茶、咖啡等提神醒腦的飲料。盡量增加戶外活動,可堅持較大量的運動鍛煉,如跑步、登山、遊泳、武術等。另外,這類人因為性格上有一些自我封閉的表現,要經常有意識的參加集體性的運動,多跟其他人交往,多交交朋友,有了這些朋友才能夠有一個比較好的對不良情緒的傾訴對象。
7、痰濕型:飲食清淡為原則,少食肥肉及甜、黏、油膩的食物。可多食蔥、蒜、海藻、海帶、冬瓜、蘿蔔、金橘、芥末等食物。平時多進行戶外活動。衣着應透氣散濕,容易把一些濕氣能夠散掉,經常曬太陽或進行日光浴。中醫對痰濕型的人有一些常用的方藥,可以給大家簡單的說一下。比如用白術、蒼術、黃芪、防己、澤瀉、荷葉、橘紅、生蒲黃、生大黃、雞内金。用這些藥物,有助于化痰去濕。
8、血瘀型:可多食黑豆、海藻、海帶、紫菜、蘿蔔、胡蘿蔔、金橘、橙、柚、桃、李子、山楂、醋、玫瑰花、綠茶,因此這些物質有活血、散結、行氣、疏肝解郁的作用,少食肥豬肉等。保持足夠的睡眠,但不可過于安逸。可進行一些有助于促進氣血運行的運動項目,如太極拳、太極劍、舞蹈、步行等。保健按摩可使經絡暢通,達到緩解疼痛、穩定情緒、增強人體功能的作用。血瘀體質的人在運動時如出現胸悶、呼吸困難、脈搏顯著加快等不适症狀,應去醫院檢查。
9、特禀型:飲食宜清淡、均衡,粗細搭配适當,葷素搭配合理。通常容易發生過敏反應的食物也要盡量避免,比如蠶豆、白扁豆、牛肉、鵝肉、鯉魚、蝦、蟹、茄子、酒、辣椒、濃茶、咖啡等辛辣之品、腥膻發物及含緻敏物質的食物。保持室内清潔,被褥、床單要經常洗曬,室内裝修後不宜立即搬進居住,要放一段時間,裡面一些容易引發過敏或者有害的物質要放一段以後、通風充分以後能夠排掉。春季盡量減少室外活動時間,因為這個時候花粉比較多,容易引發過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